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48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7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泛滥成灾,因此,中国人民曾多次掀起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有三次,即林则徐禁烟运动、清末明初禁烟运动和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些运动发生的国内处背景、禁烟措施、效果以及民众的表现,都有不同。虽然,这些运动终未能彻底解决烟毒问题,但经验教训却可供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52.
万波 《收藏》2016,(1):92-95
四川眉山三苏祠珍藏明代天启《苏米志林》刻本一套,内容记录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琐言碎事以及米芾的轶闻趣事。该套刻本出自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毛晋之手,刻印精良;曾经由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沈德寿收藏,是一套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古籍善本。  相似文献   
53.
以历史上先进人物的光辉榜样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是历史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百日新政》一课中的爱国志士谭嗣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实例,他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唤醒民众,所表现出的爱国之情和高尚人格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爱国情感教育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树立爱国之士谭嗣同的高大形象,但这种形象不是说教而来,而是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载体比较完美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到教育感悟。  相似文献   
54.
魏娜娜 《兰台世界》2016,(16):117-119
鉴于晚清时期书吏"舞文作弊"的积弊日趋显现,清代统治者对书吏档案管理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晚清"新政"实质上最为关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集权统治,对书吏档案管理人事制度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加强集权统治。总体上来看,晚清"新政"中的书吏档案人事制度改革并未获得成功,但是这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管理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5.
杨天地  赵立光 《兰台世界》2016,(15):124-125
在维新运动及清末新政时期,随着西方的各种制度不断被人们所了解,英语教学的各种方式、方法也被相继引入中国,将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英语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充实,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主动投身于英语学习的浪潮。科举制的废黜及新式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进程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英语教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和提升,英语教学终于在中国传统的教学体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6.
郑云波 《兰台世界》2016,(13):123-125
在晚清洋务派掀起的洋务新政中,言官的态度冷漠。作为保守势力阵营中的代表,言官在整饬纲纪的旗号下,对洋务运动提出批评甚至否定。他们故步自封,老调重弹,认为中国传统的封建治术才是治国根本。  相似文献   
57.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在近代化起步后受社会进步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呈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其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对“天下移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对清末民初移风易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理论上积极倡导,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扬移风易俗的意义,主张剪辫易服,废除跪拜,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婚姻自由,并组织风俗改良团体,制定法令,发表演说等。二、他们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更以可贵的勇气身体力行,成为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并体现出大多以西方国家的习俗为楷模、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参与领域广泛和女留学生更为注重妇女解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58.
清末民初蒙古地区的边疆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区危机产生的原因 ,阐述了危机的过程 ;揭露了沙俄阴谋侵占我国蒙古地区和少数蒙古王公喇嘛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蒙古地区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 ,进行了英勇斗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和蒙古封建的反动统治 ,为巩固各民族的团结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9.
试析清政府"新政"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 ,不得不对旧有的教育政策进行大幅度地调整 :废除科举制度 ,建立新式教育系统 ;优先发展师范教育 ;初步向国民普及教育迈进等。由于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的保障 ,加以较为积极的社会捐助教育资金政策的施行 ,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为中国教育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因其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仍未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加之当时财政状况的衰敝 ,其实际成效则大为逊色  相似文献   
60.
长期以来,清末新政被简单地当作一场“反动运动”而打入冷宫.本文则认为清末新政时期由于工业化高潮和民主化高潮的相继出现以及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行,导致中国现代化正式全面展开,促使中国社会开始大规模地从传统农业专制社会向现代工业民主社会转变,同时也为此后的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