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8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1827篇
科学研究   81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224篇
综合类   146篇
文化理论   430篇
信息传播   2172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1295篇
  2013年   1075篇
  2012年   1850篇
  2011年   2009篇
  2010年   1612篇
  2009年   1673篇
  2008年   2826篇
  2007年   1506篇
  2006年   1330篇
  2005年   1473篇
  2004年   1277篇
  2003年   1791篇
  2002年   1300篇
  2001年   998篇
  2000年   7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年年报道“两会”,岁岁各有千秋。今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对北京市“两会”和全国“两会”的报道,与往年最大不同在于: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主体开展各项宣传,充分反映了代表、委员的心声,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深入了一步、这不仅提高了“两会”的声望,让人感到“两会”开得很有生气,很务实,而且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使人觉得可读性、吸引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62.
立体,深度,互动《江苏新时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柏铨  陈磊 《视听界》2002,(5):9-10
江苏卫视作为江苏合窗口频道,担负着向全国、全世界推介江苏的重任,是外界了解江苏的看台。7月22日横空出世的大型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开播以来在江苏以及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反响。作为占有这样一个频道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如何定位,不仅折射出整个频道的办台宗旨、价值取向的深层文化理念,也是提高收视率,获取观众认可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可谓是取胜的利器,但这必须以大量的精心策划做为坚强后盾。传播者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要指向受众,受众在眼球大战中愈发显得资源稀缺,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弥足珍贵。因此本文拟从新闻视角、深度报道、策划方略、传受关系这四方面对《江苏新时空》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3.
对这次令全世界激动的足球赛事,首都各报均派出熟悉体育竞技的精兵强将,根据各自的报道特点,辟出适当版面,或开设“世界杯特刊”、“世界杯专刊”,或拿出半版、整版、数版甚至十几版,为社会不同层面的受众,适时地提供足球信息,引领足球舆论。总的讲,中央级报纸和北京日报的报道较冷静、平和,报道内容较集中;北京地方报纸和其他都市报的报道相对活泼,无论文字还是图片都追求冲击力,  相似文献   
64.
65.
66.
李节 《视听纵横》2002,(5):72-74
重大主题报道,这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这类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或社会新闻等等来得“好听”,尤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做得不好就容易做成说教式的报道,成为“对着空气说话的节目”。通过这两年来的报道实践,我们有这么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7.
县级广播电视台处在基层,面对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农民。农民对节目的认可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影响该台的形象。而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报道,也因此成了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8.
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作的一项关于"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和满意度"的抽样调查显示,81%的受众认为媒体的"批评性报道太少,舆论监督力度不够",74.8%的受众认为媒体"对本地政府监督不够",75%的读者认为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可信度和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9.
70.
文章以新闻客观公正性原则为理论依据,以拉萨"3·14"事件真相为事实根据,通过例举西方新闻媒体对事件的种种歪曲报道,揭示其客观公正性的缺失及其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