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教育   19111篇
科学研究   1563篇
各国文化   92篇
体育   811篇
综合类   650篇
文化理论   146篇
信息传播   282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1683篇
  2013年   1825篇
  2012年   2032篇
  2011年   2048篇
  2010年   1575篇
  2009年   1481篇
  2008年   2466篇
  2007年   1748篇
  2006年   1225篇
  2005年   1542篇
  2004年   1227篇
  2003年   979篇
  2002年   817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北京档案》2007,(1):43-43
何屹在《兰台世界》2006年第12期上,对综合档案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变其弱势地位的策略。作者指出,地方综合性档案馆在文化事业中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的科学文化价值,究其原因,主客观方面都有,其中关键在于缺乏社会关注。没有公众的注意力,何谈档案信息的利  相似文献   
992.
张晓瑜 《今传媒》2007,(3):59-60
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对"人"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在纷繁复杂的新闻文体中,讣闻报道这种关注特殊群体的"人"--逝者的文体却一直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3.
袁敏杰 《今传媒》2007,(5):13-13
今年第2期《新闻战线》登载了《吉林日报》总编辑毕政先生的文章《通讯员队伍与"三贴近"的实现途径》.文章以翔实的内容介绍了该报重视和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及其发挥通讯员队伍作用的实践经验.他们将通讯员队伍建设作为"三贴近"的重要途径,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通讯员队伍.围绕培养和建设通讯员队伍,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实际措施提升通讯员地位与待遇,保障通讯员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吉林日报》在这方面的成功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BBC和BBC杂志     
说起BBC(British Broadcast Company),几乎无人不知.这家成立于1922年的英国广播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其实,BBC不仅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广播电视媒体,而且杂志、网络、光盘发行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在BBC全球公司下面,就有一个BBC杂志公司,专门出版与其电视节目有关的各种杂志,而且还是英国第三大消费者杂志出版商,每年销售杂志约1亿册.  相似文献   
995.
在记者群体中,有这样一个特殊工种--娱乐记者,他们"追星逐月",在群星闪耀间游刃有余.他们所报道的新闻无关民生,只关"风月",但不可否认,他们也付出了与其他记者同样的艰辛,他们所提供的精神食粮同样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996.
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小易 《视听界》2007,(5):12-15
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地方新闻异军突起,为地方电视台新闻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子。这种后来被学者们命名为“民生新闻”的新闻形态,与当时占据主流电视媒体主流地位的“联播体”新闻相比,无论在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还是在报道风格以及受众构成上,都大异其趣。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其产生、发展的意义毋庸质疑。  相似文献   
997.
革命纪念馆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专题性博物馆。由于革命纪念馆的特殊性质,使其宣讲工作必然具有"感情充沛、热情豪放、节奏明快、激烈振撼、爱憎分明、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特定讲解风格。在半个多世纪的宣讲实践中,延安革命纪念馆  相似文献   
998.
垄断伤害效率破坏公平,垄断利益的获得是以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为代价的,这样的观点在学界和舆论界已成为不言而喻的公理。但是,总有人希望通过损害公共利益来追求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高校图书馆从事学术研究的优势。提出做好学术研究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田程 《新闻窗》2007,(2):50-51
电视新闻在各类电视节目中拥有数量庞杂而层次丰富的受众,任何一位电视观众都期望从中获取自己最想得知的信息,电视新闻节目也一直都被我国的电视台奉为“立台之本”。中国电视新闻自1958年诞生以来,作为党和国家政治、舆论最有效的宣传工具,就一直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种导向直接影响了随后近40年的电视新闻形态。从1976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联播》起,几乎我国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都如出一辙,整个新闻节目都是以传达会议、外交事务、宣传党政为主要内容。作为我国电视观众获得最权威信息的主要来源,中央电视台以其绝对的权威地位使地方电视台完全充当其“传声筒”的角色。诚然,当时的电视新闻模式是由当时的国家政治环境决定的,电视新闻资源的稀缺也是形成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面对这种单一甚至有些呆板的节目,当时一些普通百姓观众评论《新闻联播》的新闻是:台上台下,横幅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新闻播音员也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地播报新闻,具有浓重的说教色彩。因此,从内容,形式,观点等方面来看,当时的新闻节目都似乎是一架架宣传的“机器”,而难觅“人性”的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