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829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731篇
教育   193333篇
科学研究   16604篇
各国文化   4841篇
体育   13029篇
综合类   9947篇
文化理论   6484篇
信息传播   41927篇
  2024年   1199篇
  2023年   4143篇
  2022年   2307篇
  2021年   3825篇
  2020年   4333篇
  2019年   4684篇
  2018年   2487篇
  2017年   4282篇
  2016年   5371篇
  2015年   9621篇
  2014年   23120篇
  2013年   19521篇
  2012年   23863篇
  2011年   24494篇
  2010年   20899篇
  2009年   21038篇
  2008年   24096篇
  2007年   18675篇
  2006年   14456篇
  2005年   12290篇
  2004年   10114篇
  2003年   8681篇
  2002年   7058篇
  2001年   5809篇
  2000年   4303篇
  1999年   1562篇
  1998年   1027篇
  1997年   882篇
  1996年   578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母教文化资源,至今依然有重要的价值。当代家庭中,母亲面临家庭责任、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挑战,需要借鉴母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挥母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身为母亲的女性要提升自身素养、理性科学育儿,社会也要努力营造重视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为母教提供完善的社会支持与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4.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在不断地增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被频繁地使用在多个场合,其构建的路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载体,雄安新区地处古代宋辽边界,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安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也需要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的各方面要求。本文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路径中体现出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分析,提出雄安新区所辖区域内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5.
《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是一部优秀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涉及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自治地方概况、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宗教等多种学科。文章试从选题、查选、编排等方面对《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进行评价,论证其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26.
为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助推绵阳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了盐亭县在打造嫘祖文化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对盐亭县推进嫘祖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梳理,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了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给绵阳市其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7.
28.
写作教学的过程,首先应当重视文化的阅读与熏陶。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写作中,怎样实施阅读于写作的教学模式呢?这是写作教学中必须理清的问题。体验式阅读,是写作人才培养的必有含义。体验式阅读,应该放在协同育人平台、课程融合教学中实施,还必须紧贴生活,体现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29.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如何在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网络技术是现在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素质教育化、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突破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接受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30.
以往学术界多重视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而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大却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甚至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理论问题:“史学与人民的关系”。清末的史学从业者对“史学”的认知分歧不大,但对“人民”的认知分歧较大;民国时期学者对“人民”的认知分歧缩小,但对“史学”的认知趋于多元。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