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谜语:外面杏黄衣,姐妹抱一起,打开仔细看,都是一瓣瓣小小坛子,装满饺子,吃掉饺子,吐出珠子黄瓷瓶,口儿小,打破瓷瓶口,挖出红珠宝,显然,这几个谜语的谜底都是石榴。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中工业成分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日用品和装饰品需求量的增大,陶瓷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国时期人们生活用瓷中,以戏曲文化为主的瓷瓶很常见。《黄鹤楼》、《刘巨埋儿》、《三疑计》、《江东双美》、《代子临朝》、《红楼梦》、《麻姑散花》、《孟母择邻》、《取北原》、《李白解表》等釉下彩瓷瓶是磁州窑的代表,作品这一特色也反映了中国戏曲文化发展传播迅速,影响深远。瓷瓶兼有观赏、陈设价值,磁州窑从创烧之初起,独巨匠心的制瓷工匠们就十分注意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瓷瓶戏曲艺术门类,在磁州窑瓷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9,(4)
王锡良出生于1922年,原籍安徽省黟县,生于景德镇。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学绘瓷画。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首批"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代表作品有《太平窑》(1956年)、《革命摇篮井冈山》大型瓷屏风画(1959年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十里春风》大型壁画(1983年合作创作)、《春风拂滥》以及粉彩《黄山西海》、《色釉黄山》等。  相似文献   
14.
花瓶风波     
哐当!随着一声刺耳的声响,家里那只名贵的,老爸最爱的,老妈再三告诫我不要去碰的美丽大瓷瓶掉在了地上——花瓶被我打碎了!刹那间,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冷汗直  相似文献   
15.
吴海丽 《师道》2020,(1):45-46
深秋,我种的懒婆娘花结籽了。圆乎乎黑漆漆的种子端坐在花枝顶端,被几片小小的嫩绿的花托环抱着,个个颗粒饱满得可爱。周末,拿了个小瓷瓶去收花种,没想到收了两百余粒。我拿着小瓷瓶,把花种在里面颠来颠去,时不时倒出一两粒观赏思忖:春天,我只不过随手撒下几粒,没想到它会在秋天慷慨地回馈我这么多。  相似文献   
16.
初国卿 《收藏界》2013,(4):40-42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维新兄曾告诉我给瓷器及书画文玩命名的原则,先是断代,次为作者,再是纹饰色彩与题材,最后是器物形制。如果按周兄所言之原则,汪藩这两只浅绛彩山水瓷瓶的全称应是"清汪藩绘浅绛山水方胜对瓶"。  相似文献   
17.
陈辉 《中学生百科》2012,(14):18-21
这一次我们要谈的话题,是关于"忘记"。王家卫在电影《东邪西毒》里,借黄药师之口说出了那句独白:"当你不能再拥有,你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记忆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依托于人的大脑,潜力似乎无穷无尽,可是我们真正能够记住的,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尤其是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电脑和手机都要设置提醒功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13,(7):22-23
上课前,教授来到教室,请学生们帮他一个忙,把他家里的一些青花瓷瓶搬到教室里来,说等会儿上课要用到。教授说:“愿意帮忙搬青花瓷瓶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全班50多名学生闹哄哄地都举起了手。教授挑选了十几个平时胆大的学生,跟着他来到了他家。教授家的储藏柜里摆着十多个高大漂亮且精致的青花瓷瓶。有学生问:“这瓶子这么贵重又这么易碎,假如我们搬运时摔碎了要我们赔吗?”教授说:“这瓶子别看花色这么好看,其实并不值钱,50多元就可买一个,你们尽管搬,万一碎了你们也赔得起,怕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2009年7月一起发生在110kV大光变电站#1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经过并对保护动作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请弯下腰     
地下通道的出口.男人席地而坐。胡琴端立腿上.持弓的手轻抖,曲子就飘起来了。虽不十分悦耳.可是轻快欢愉.钢琴曲或者小提琴曲,全用了《万马奔腾》的节奏。男人胡须浓密,长发披肩,表情认真投入。他的左前方,摆着一个细颈青花瓷瓶瓷瓶古香古韵.朋友说那瓷瓶价值不菲。可是他明明在街头卖艺.一柄胡琴.抖得微尘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