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2662篇
科学研究   8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092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山西档案》2020,(1):33-33
1、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健康信息学研究,2、数据科学与开放科学双驱动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研究,3、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变革,4、图书情报学视域下的数据治理,5、人工智能与智慧档案馆,6、图书馆空间的发展演化与再造,7、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的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传媒》2020,(2):6-7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真: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对媒体融合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技术的迭代为新闻采集、生产带来了速度的质变;智能算法将信息精准分发给用户;而短视频、直播、VR等信息传播载体使得新闻报道方式日益多元化。2019年我们又迎来了5G元年,随着5G的商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技术会越来越多应用到传媒领域,宣告我国媒体融合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联合会将团结和引领全国媒体科技界的同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相关精神,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3.
技术是推动媒体进步的动力,并引领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在以数据为基石的大数据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不断成熟,将在媒体形态、内容创作、内容传播、内容监管等各个方面对媒体产生巨大影响,并为媒体行业带来全新的融合发展格局。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实际应用,并探讨了媒体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力图构筑智能媒体生态圈。  相似文献   
104.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发产业革命,文化的发展也会随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渗透文化产业各个领域,使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重大机遇。文章分析梳理了人工智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研究基础、技术条件、市场加持,并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当中文化产业的九大类别,一一介绍人工智能对其中每一分类的具体影响与案例。相信,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也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新媒体应用开发、全媒体信息传播、媒体融合运营方面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结合湖北广电长江云融媒体平台建设现状,列举了相应技术应用构架及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6.
《网络传播》2020,(1):50-51
背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数据及其安全将是网络时代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基石。2019年,国家有关部门加快了数据安全领域的立法节奏。  相似文献   
107.
扫描健康码,社区工作人员精准排查往来人员;在机场、车站、码头,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被用来大批量检测旅客体温;实时更新的五色疫情图让地区疫情形势一目了然……疫情期间,这些"硬核"科技产品迅速融入日常生活,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与安全。"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08.
《网络传播》2020,(3):78-81
栏目简介:读图时代,你的目光愿为哪张照片停留?信息涌动,哪一幅定格的瞬间曾打动过你的心?科技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为人类带来惊喜,本期选取互联网领域最新应用和研发的精彩照片,窥见科技前沿。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10日至3月10日。  相似文献   
109.
毛雯露 《今传媒》2020,29(3):87-90
社交聊天AI是人工智能最普及的应用之一,其交互功能却仍摆脱不了弱人工智能的影子,用户可获得的体验层次及临场感都较为薄弱。为探究当前社交AI技术用户弱临场感的产生原因,构建以用户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人机交互情境因素对社交类AI用户临场感的影响,以及用户的弱临场感是否会影响感知价值继而对使用意愿产生消极效果。根据研究结果,针对社交聊天AI已有交互功能,探讨此类应用加入情境识别的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