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7篇
  免费   6篇
教育   1635篇
科学研究   15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300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2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江夏 《新闻前哨》2008,(10):80-82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音响。从这一点来看,“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的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所以,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则依附于画面。这就是我们说的“拍画面”、“配声音”。  相似文献   
52.
陈志强 《声屏世界》2006,(11):35-36
每隔一段时间,采用非常规手段采集到的调查性报道就会成为舆论的中心。有意思的是:先前对此持批评态度的新闻理论界逐渐消声沉寂,而实务界则明显有张扬之意。在2005年6月份郑州的媒体记者通过用暗访的电视画面,展现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将已经变质的牛奶拆封倒入回奶罐并重新进行加工生产的事实之后,就有媒体发表了《“光明”在遮掩中黯淡社会在暗访中进步》的社论。①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度报道”、“报告文学”、“通讯”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性报道的影子。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53.
有法国飞帕国际电视节评委会主席,秘书长,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影视推广部主任,俄罗斯和埃及影视专员等6名国际评委参加的“2005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于2005年10月在云南丽江落下帷幕,虽然中国的7名高层评委对节目的打分和评比,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但外国评委的选片观点和他们对中国纪录片创作方式的看法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54.
在各种形态的电视时尚节目中,时装表演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将模特时装表演做电视艺术化的处理和表达,就是要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视觉艺术的长处,把线性的、比较单调的模特时装表演变成既揭示服装造型特点又赏心悦目的时尚电视节目。运用电视艺术地表现模特时装表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5.
《大观周刊》2006,(44):92-92
LG42LC2R 为硬盘录像电视让路 LG 42LC2R液晶电视采用新技术不仅使画质更加鲜明,画面更亮,在显示动态画面时,对比度的一致性也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完全消除液晶显示屏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出现的模糊及水纹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56.
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主要表现在新闻稿件(同期声)的真实和画面的真实两个方面。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只有声画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传播的信息才有力量。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应在画面信息的基础上交代、说明、或补充事实、或介绍背景,电视新闻稿件的真实必须要有画  相似文献   
57.
邓佑标 《军事记者》2006,(11):18-18
“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就是精彩的源泉,就是深度的门槛,就是文章的魅力。人物通讯里总会有一些精彩的故事,它往往是突显文章主题的亮点,或给人以警醒,或表现人物个性,将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一个典型画面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故事就是一条路,作者就是领路的“导游”,读者能走多远、能看到多少好风景、能领略到多少风景背后的“风景”,就在于“导游”能否抓住精彩的细节了。《解放军报》第一季度刊登的比较成功的人物通讯共有5篇:《血性丁晓兵》(1月3日一版)、《目击吴孟超的第1861台手术》(1月12日一版)、《不息的钟声……》(1月1…  相似文献   
58.
金衣 《军事记者》2006,(11):I0002-I0002
《黑夜,战鹰起航》这幅摄影作品,充满动感之美。作者充分运用直升机的前灯、尾灯、螺旋桨灯的光线,经过长时间爆光,勾勒出一道道弧线,给作品增加了神秘色彩。它以光与影的变幻交织创造扑朔迷离的神秘之美:以动与静的对比映衬带来动地撼天的视觉冲击;以虚与实的层叠错落创造内涵丰富的画面构成。整幅作品从技巧、光线到色彩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同时,又让读者看到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拍摄这样的作品,需要摄影者深入基层火热的军营,用全新的视角去发现、捕捉美,从观念、思维到表现形式都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光影迷离中的动感之美@金衣…  相似文献   
59.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0.
刘铁生 《军事记者》2006,(4):I0002-I0002
一幅场面恢宏的军事摄影作品,宛如一曲威武雄壮的音乐旋律。那静止的画面似乎流动着音乐的协奏,洋溢着或是激越的音符,或是宁静的休止。亦动亦静、忽高忽低。凝固的瞬间,充满运动的活力。画面涵盖了动势强、气氛足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