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6814篇
科学研究   594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270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309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993篇
  2011年   966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1020篇
  2007年   834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何欣 《视听纵横》2002,(2):9-10
电视剧《天下粮仓》的叙述样式十分引人注目:叙事真实、细腻,在叙事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抒发,令人震撼、感叹。导演吴子牛把这种叙事样式表述为:“叙事曲加咏叹调”。这就形成了《天下粮仓》这部电视剧与众不同的叙述样式。  相似文献   
42.
现阶段公开课“造假”现象严重,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真实性:导向上出现了偏差,应从由重“受术”到重“就道”,由看重“教”到看重“学”,由重“观摩”到重“研讨”三个变化入手,从学生发展及学科特点出发,摒弃“造假”,还课堂教学以真实。  相似文献   
43.
只有将记者的职业标准由"真实"(真实的事实)退到"自由心证",这一行业才能一方面实现整体追求"真相"的目标,另一方面,普通人,而不是上帝,才可以继续当记者. <判断真相的权利属于公众>一文发表后,有新闻界的同行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文章中论述的是媒介传播的法律底线,但是,从媒介自身的立场看,传播的底线又是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道,"真实"不能成为媒体传播的标准,否则,表达自由就将无法实现,因此,法律的底线"应当容许"虚假新闻的传播.但是,作为一家媒体,尤其是负责任的媒体,不能将法律底线当作职业标准,随意"容许"自己成为虚假新闻的传播平台,那媒体的传播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媒体传播的职业标准,应该是从业者的"自由心证".  相似文献   
44.
书中写的是陈强父女在美国的经历。他们身在国外,心中惦记着祖国,总想为祖国的发展、和谐和美丽,捡回可作为借鉴和参考的一串串"贝壳",装点在祖国母亲的身上。从美国的政治、社会、教育、文化和许多不身临其境无法真实了解的方方面面,一路走,一路捡,一路思考……本文摘自该书,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45.
策划者说     
《成长》2005,(12):96-96
这期策划做的是大学城专题,为了更贴近地知道真实情况,连看好几个星期,我们都混迹广州大学城。  相似文献   
46.
47.
章对灵感的本质及特性和产生过程进行了阐述,从不同方式提出了诱发运动员灵感的方法,捕捉信号并将思维推向高潮,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8.
一张新闻照片引发的质疑及原因探究2002年大连“5·7”空难发生后,由于事发海域情况复杂,打捞员历尽艰辛才于5月14日找到第一个黑匣子(语音记录器)。5月15日,一幅表现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照片发表在全国各大小报刊上,“打捞员抱着黑匣子站在照片中央,满脸高兴;站在他身后的一群人无不面带笑容,有的鼓掌,有的还激动地把双手举过头顶”。不少报纸并将其作为头版新闻放大处理,如《中国青年报》、《信息时报》、《新快报》、《解放日报》等。这幅新闻照片在报上一露脸,立刻引来一片愤怒声、声讨声和质疑声。5月17日《…  相似文献   
49.
本文探讨了今目OCLC联机目录中书目记录的价值,MARC(以下统一为马克)记录、馆藏位置、规范记录、书目引文和收藏信息的价值等,认为将有助于元数据价值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50.
按辩证法的观点,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一切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美,同样如此。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美。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多少在当年引领风骚的美人美物,在后世看来,都失去了美感。这其中的奥秘,在于人的审美情趣,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的。人自身在发展变化,客观世界也在发展变化,因此认识也必然在变化发展。变化是规律,而规律是最硬的道理。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是永恒的话,只有变化是永恒的,除此以外没有永恒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