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大家大讲堂     
《全国新书目》2008,(11):30-30
四十多年前的1966年,金庸在香港创办了《明报月刊》杂志。香港《明报月刊》创刊四十多年以来,历经查良镛、胡菊人、董桥等8位主编,在文化界、知识界、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金庸先生的倡导下,他们有计划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邀请海内外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就国家、历史、民族与当时的社会重  相似文献   
122.
【主持人语】对知识/思想共同体的期待和想象,离不开无限丰富现实生活的生动启迪。严瑜认为:"第三次改革论争"催生了中国改革的大转型和"新的改革共识".同时,各知识分子群落间的思想裂隙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知识界的部分重大议题已经与改革进程深刻地纠缠在一起。知识分子企图用自己的诉求来影响社会的时候,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知识共同体要在与权力和民意的关联中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追求文明复兴的当代中国。需要一个有足够能力、有足够积累来探索事关民族、国家和文明命运的诸种问题的知识界,需要中国知识界有透彻了解世界其他文明的抱负和功夫。有承继自身历史文明统绪的能力。王晓渔则通过论析民国时期学术共同体和当下单位制度下学术共同体的分别,指出学术共同体不是课题组,不是学术协作组织,它首先是精神共同体,学者不仅是同事。更是同仁。有关"第三次改革论争"的社会政策等论争,不仅没有导致整个社会的分裂。反而刺激执政党和政府在众多领域的改革战略和政策设计方面,致力于提出能够整合意见多歧的市场社会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思想、知识界建立新的共识和共同体有了可能。胡粲然  相似文献   
123.
《驳于连》,本来是为法语读者写的。没想到会引起中国知识界的兴趣。最初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教授提出要把它翻成中文,在他主编的《国际汉学》上发表,供中国读者参考。后来认为读这一学刊的圈子太小,不如交给《中国图书评论》,张教授也同意了。在此感谢他的支持,也感谢《中国图书评论》的杨平总编辑和程巍先生接受了这篇篇幅比较长的评论,更感谢早在30年前在日内瓦认识的郭宏安先生,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把它译成中文。  相似文献   
124.
通过探讨文学评论类期刊在消费社会环境下的定位,以及编者、作者、读者在文学评论类期刊中的作用和独特之处,选择其中经典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文学评论类期刊对当今社会文化知识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事发展迟缓,领海权尽失,海洋经济权益受损,海军发展受限,国民海洋意识亟待提升。包括政府官员、海军界人士、科学家、留学生等群体的知识界秉持着救国救民思想在刊物上著文立说,主张发展海军以御海战进而建设海权国家,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目光开始投向水产和航运为主体的海洋经济,提出发展海洋科技为经济社会服务,国内海洋科研机构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并认识到唯有唤醒国民海事意识才能助力海洋国家建设。由于此时期海洋教育和宣传效果因长年战事而大受影响,一些期刊断断续续地出现与消失,海洋知识宣传效果殊不乐观。知识界的海洋意识本质上只是一种防御发展诉求,是一种救国意识的衍生,已具现代海洋意识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