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5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41.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型潜力材料,拥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电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生物医药、能源和污水净化等领域,石墨烯技术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专利检索,对近几年石墨烯产业专利申请全球竞争态势进行分析,总结了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主要包括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专利转化趋势、研究热点及应用领域等。此外,本文针对我国石墨烯技术分布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揭示石墨烯领域专利活动特点,为我国石墨烯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采用直接涂层的方法将石墨烯纳米材料均匀地涂布在铜丝表面制得了石墨烯基固相微萃取涂层纤维,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SPME-GC-ECD)技术,建立了对水中多溴联苯(PBBs)的直接测定方法。实验优化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等固相微萃取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在20-2000ng·L-1的范围内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5.2-10.2ng·L-1;单个纤维间和纤维与纤维间的精密度分别为4.84-9.96%和8.3-12.4%。纤维对环境样品中PBBs加标2滋g·L-1的回收率为94.5-11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实现多溴联苯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4.
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首先以石墨粉为原料,利用Hummers法先制备了氧化石墨,再使用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获得石墨烯.通过SEM和TEM对制备的石墨烯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进一步确认所制为石墨烯.分析表明,所得石墨烯层数较少,热稳定性比氧化石墨更高.  相似文献   
45.
制备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碳纤维微盘电极(ER-GO-MCFE),将此电极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对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还原时间和电位、缓冲溶液的浓度和pH值、分离电压和检测电位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6~1.0×10^-5mol/L和1.0×10^-5~0.8×10^-3 mol/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5和0.9998;当信噪比为3时,检测下限为6.5×10^-7 mol/L。将此电极用做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工作电极,实现了对饮料样品中的抗坏血酸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6.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引发了各界的研究热潮。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简要综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7.
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叫同素异形体,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形态不同,故名同素异形体.上个世纪80年代高等学校的无机化学教科书中对于碳的单质只介绍了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焦炭、木炭和炭黑等都是含杂质的石墨),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本中却有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单层石墨片(石墨烯)等,可见近30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碳单质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48.
<正>诺贝尔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首次报道用胶带从石墨薄片上剥离得到仅有原子厚度的石墨烯片层,距今只有短短6年。但是,这种本质上就是碳纳米管展开摊平的材料,已经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性质。  相似文献   
49.
王小龙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I0004-I0005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比普通锂离子电池高出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50.
本综合化学教学实验采用回流法制备RGO/Mn_3O_4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TEM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及三电极反应体系研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一般无机固体材料的常规合成方法,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测试手段,以及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基本步骤。本实验内容包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及提升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