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45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1329篇
教育   120019篇
科学研究   20505篇
各国文化   750篇
体育   8309篇
综合类   6944篇
文化理论   1788篇
信息传播   33569篇
  2024年   491篇
  2023年   2110篇
  2022年   1578篇
  2021年   2288篇
  2020年   2356篇
  2019年   2312篇
  2018年   1388篇
  2017年   2407篇
  2016年   3345篇
  2015年   5904篇
  2014年   14094篇
  2013年   11862篇
  2012年   14433篇
  2011年   15695篇
  2010年   13685篇
  2009年   13844篇
  2008年   18366篇
  2007年   15425篇
  2006年   11183篇
  2005年   10412篇
  2004年   6887篇
  2003年   5701篇
  2002年   5017篇
  2001年   3886篇
  2000年   2820篇
  1999年   1024篇
  1998年   778篇
  1997年   644篇
  1996年   490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冲击,人们对传媒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发展成为其工作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编剧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策划创意的意识与能力。本文对广播电台编剧的社会责任感及其提高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展开策划创意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  相似文献   
3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建议。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是基于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以及各阶层体育需求和参与特征存在的差异而采取的差异性治理方式,分层治理有"因层制宜"的意蕴,有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供非所需"的困境。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的思路包括明确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主体责任、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方式、构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协商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4.
35.
李俊逸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95-195,197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对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今天,探究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据此,本研究分别从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3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6.
37.
38.
系统法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表现为对系统法学基础性问题的深层关怀 :系统方法的生存权和局限性、计算机技术的极限和数学的不完善性、对“技术统治”的疑虑和组织性排异以及面对科技 ,对权利何以自处的担忧。机遇来自于“网络中国”的现实性要求、中国及其法制系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系统科学向“复杂性”研究的转向。改变被动地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局面 ,发现法制系统自身的系统论 ,并为系统科学作出贡献 ,应是系统法学的崭新目标。  相似文献   
39.
采用献资料、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法,对获得前29届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分布进行分析,试图探讨获取主办权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了其发展趋势。并对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进行了分析,引发出—些启示。  相似文献   
40.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