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88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作为唐传奇的经典文本之一,<莺莺传>可以被看成一个类似于今日"八卦新闻"的文本,由于读者和观众对其叙事空间的进入,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已经成为集体想象的产物,因此,它也像"八卦新闻"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一样,对社会规范具有挑战性性和破坏性,展示和重构了为仕宦可以抛弃旧爱的新规则;而唐传奇中"读者显身"的模式是<莺莺传>这类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从真情故事滑向八卦新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在外来思想的影响之下,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打破了,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理想信念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或者变得淡漠,  相似文献   
63.
摘要: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既是中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基于此,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个体崛起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社会学考察。休闲体育由于其社会体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这一视角对休闲体育发展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从个体“有闲”“有钱”“有心情”3个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时间保证、经济保障与内在驱动进行分析,并对个体的崛起与中国休闲体育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互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个体的崛起使国民的休闲体育生活成为可能,国民休闲体育发展促进个体化进程的加速,时尚与市场是个体化时代国民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个体的崛起”这一特定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的当代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以推动中国休闲体育在个人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有效契合的基础之上尽快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4.
交易习惯是在一定地域、行业内普遍得到遵守能够规制交易行为的且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具有规范特征,纯粹的惯行、惯例不属于交易习惯。在国家法治、社会治理的不同视角之下,交易习惯的法律地位也不尽相同。我国《合同法》首次确认了交易习惯的适用,承认交易习惯具有补充合同漏洞、优先适用、辅助解释合同、辅助事实认定的法律效力。在适用交易习惯时,当事人应当承担证明责任,法官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交易习惯进行效力识别。  相似文献   
65.
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与女性相关。通过分析这些习语,可以透视到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汉语习语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分析传统文化下有关女性的社会规范,解读古代社会里女性的职责分工,从而从习语层面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做出较为系统的描述和诠释。  相似文献   
66.
社会在不断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变化发生,为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基础,就好像是在成长的道路上为孩子们系上安全带。在人生旅途中,孩子们不仅仅需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7.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思想品德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通过有效途径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是摆在每个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促进学生道德践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
谢武林 《教师》2010,(31):93-94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  相似文献   
69.
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幼儿,特别是行为异常的幼儿,其主要表现就是具有很多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对同伴说出一些威吓、刺人的话。同时,稍有不顺,就会对同伴或家里的大人拳脚相加,或者抛物掷人。幼儿的攻击行为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阻碍幼儿个性和社会化的顺利形成。如何矫正幼儿的攻击行为呢  相似文献   
70.
埃里克森认为,法律仅指由政府发布的组织规则;相对于法律,其它规则如个人伦理、合约、社会规范和非政府组织规范等都称为非正式规范.作者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有了法律,法律之外的社会规范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深刻地检验着法律.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法律日益增多,同时,社会规范也广泛存在,形成不同层次的"无需法律的秩序".法律与社会规范都能起到维护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功能,但是二者具备自身优势的同时又都有其局限性,文中关注法律与社会规范在我国社会运作中互动和协调的深层动因,力求在达到平衡的基础上促进二者各自社会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