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439篇
科学研究   99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和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实际创新表现,以三螺旋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为基石,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提升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思考:必须更加重视研究型大学及相关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应用科研领域的资源投入力度,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性保障;研究型大学应利用区域创新的向心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引领区域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要打破长期以来存在于研究型大学科研系统内部的学科壁垒和行政壁垒,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整体科研创新水平,推动体制内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4.
当前我国高校大多都设立了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除政府部门批准高校设立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外,还设立了不同类型的校级科研机构。清华大学通过长期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级科研机构体系。其基本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学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另一类为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的基本形式可为国内高校建立科研机构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5.
李文普 《百科知识》2006,(5S):12-13
20世纪产生了很多改变人类基本生存面貌的发明,激光可算是其中之一,当然了,还有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等。可是,你知道吗,随便举出的这三项发明都和一个科研机构有着莫人的关系,这就是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窄的全称是贝尔电话实验室,始建于1925年,总部在美国纽约,它足一个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的研究开发机构。  相似文献   
96.
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产出的多样性使得对公共科研机构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因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标准化并普遍适用的测度体系。为此,本文引入结构化方法和经济学模型,建立了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测度体系通过量度实际产出和计算理论平均产出,实现了同类研究机构间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为公共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数字指通公司联合组队,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和激烈角逐,取得了2004年国际指纹识别竞赛(FVC2004)科研机构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4月28日,从国际指纹识别竞赛组委会发布的比赛成绩显示,我国指纹识别技术已取得国际领先水平。国际指纹识别竞赛(FVC)由美国  相似文献   
98.
樊启伟 《科研管理》1994,15(2):27-29,26
科研院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生存与发展,是广大科技管理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其中科研院所与所办企业的关系就是涉及科研院所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复杂问题.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广大读者积极投稿,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
德国公共科研机构的管理、资助及改革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来武  乔传福  张幼斌 《现代情报》2005,25(11):219-222,F0003
德国公共科研体系由高等学校和公共研究机构构成,其公共资助主要来源于联邦、州及联邦和州的联合资助。1990年以后,德国在开展对高等学校和公共科研机构评估的基础上,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目的在于保证高素质科研人员的供给,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和科研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0.
美、德、日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发达国家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政策.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收入税收优惠政策、对捐赠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探讨了对我国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税收政策制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