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7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栋辉 《编辑之友》2011,(2):115-118
中国近代是一个动荡、转折的时代,其历史包括晚清(1840—1911)和民国(1912—1949)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是引进西方文化的阶段;民国以后,则是西方文化在中国植根与发展的阶段。晚清出版业的变革与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和文化侵略息息相关,其中伴随着诸种复杂的斗争与冲突,如国内外政治军事斗争,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斗争。正是在冲  相似文献   
32.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内蒙古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元上都遗址文物事业管理局协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 1年年会"于201 1年8月24-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召开,来自国内外30余家遗址博物馆和科研机构的50余名代表围绕当前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年会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主持,内蒙古博物馆院长塔拉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33.
《科技风》2011,(20)
兵马俑是秦始皇“地下军团”的说法早已闻名遐迩,然而地学专家经三十年研究提出新观点认为,兵马俑实际上是用于军事教育、训练的模特儿和推演阵法的教具,秦兵马俑坑是秦国军校遗址,从而再次出现兵马俑“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漠河北极光     
josh是个美法混血,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来中国八年了,把自己的家定在了西安,在我们的微信群里没事还秀一下西安话。至于为什么选择西安,他给出的理由是:秦始皇在这里。  相似文献   
35.
张勇 《兰台世界》2014,(9):47-48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36.
37.
38.
美国的艺术教育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及面向世界性。它涉及了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艺术教育所需要的资料信息,是来自世界所有民族的艺术产品和审美经验。美国人随时准备接纳并承认国外的某些艺术作品,比美国好的,就加以引进和模仿创新。这些开放性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为美国学生从小就真切地感觉艺术原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正如一位访美学者写道:“在盖蒂艺术中心,小学生面对油画做笔记。在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黑人女教师在名画前对着席地而坐的学生讲课,学生们踊跃发言,学生可自由运用艺术馆的电脑系统查阅馆藏艺术品的详细资料。”这些都能管窥到美国艺术教育的开放性。同时,为了加强对学生感官体验的培养,美国小学教科书印有许多精美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在富兰克林小学的教科书上甚至还印有秦始皇兵马俑的照片。  相似文献   
39.
任怡 《科教文汇》2012,(1):91-91,156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拥有优秀的军政素质和博大政治功业的君主"[1]。自古以来,史学界对其褒贬不一,评价秦始皇"残暴"的人也不计其数。本文从历来指控秦始皇"残暴"的事件出发,分析史书记载中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并将其行为与前朝后代君王作比较,来说明联系具体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秦始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残暴",所谓的"残暴"是因种种社会和现实原因已被夸大。  相似文献   
40.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22):49-50
正中国古村落快速消失古村落是指在美术、建筑、民俗上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有一定历史年限、规模,现在仍活态存在的村落。据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介绍,目前全国有230万个村庄,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还剩下两三千座,而在2005年还有约5000个,7年消失近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