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21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科学进展对推动历次工业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驱动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研究是产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源泉,但在科学驱动的产业创新中,中国处于落后位置。探讨科学研究如何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是创新管理与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讨论了基础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企业创新活动与科学知识的联系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尚未得到充分探究,政府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资助主体,对于推动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也有重要影响。以2010-2019年中国A股656家ICT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科学知识的关联度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和突破性创新绩效。研究发现:科学关联度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学关联度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政府创新补助对科学关联度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科学关联度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异质性分析显示科学关联度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为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模式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对政产学研之间如何互动以及政府的创新政策制定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2.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辉  傅梅烂 《软科学》2005,19(1):78-80
基于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为依据,从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视角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进行了全面透视,旨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策略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93.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驱动企业创新模式从渐进追赶向突破引领转变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企业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部署中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然而,现有研究界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侧重点不同,尚未从技术创新发展阶段的角度对相近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使得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认识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当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综述研究鲜有立足社会网络场域,通过区分不同网络类型,评述多重网络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致使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背后网络机制的揭示不够系统。鉴于此,从技术创新形成、演进和市场化阶段出发,对相近概念进行辨析,从而厘清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多重网络的视角,综合考虑网络类型、网络层次与网络边界的影响,区分知识网络、组织内研发者合作网络、组织间研发者合作网络,以及组织合作网络,从关系、结构和位置嵌入性的维度,逐一评述多重网络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最后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4.
[目的/意义]从学术共同体的评论性引用视角出发,以引文全文本为基础,结合词频统计、深度学习等方法,探析引文文本中表征突破性评价的文本特征并构建自动识别模型以实现从海量文献中识别潜在突破性文献。[方法/过程]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关键文献以及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主题的代表文献(医学领域)作为金标准突破性文献集并获取引用语句,对引用语句进行词频统计并结合人工筛选获取表征突破性评价的常用词。对引用语句进行人工标注,利用BERT、BIOBERT模型进行训练形成自动识别模型,并选择癌症领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学术共同体在评价具有重大突破价值的文献时具有明显的文本特征;相较BERT模型,生物医学语言表示模型BIOBERT对突破性评价引用语句的识别能力明显增强,F1值为0.84。基于引用语句的自动识别模型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早期识别和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495.
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本文首先阐述了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接着,从研究“小公司往往是突破性创新的源泉,而大公司往往只擅长进行渐进性创新”这一现象的原因出发,用市场轨道图为工具,阐述了突破性创新使在公司失败的过程,从而深刻揭示了突破性创新的本质。在上述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突破性创新立项评估的框架。由于突破性创新的复杂性,使用模糊评价方法从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角度设计了突破性创新的识别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96.
以物流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领导创新期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316份物流企业员工数据结果表明:领导创新期望与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正相关;员工内在创新兴趣起部分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内在创新兴趣与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鉴于此,物流企业应培养领导表达创新期望的能力和技巧、重视对员工创新兴趣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差错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497.
选取产业集群中具有竞争关系的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斯坦克尔博格模型,将完全理性动态博弈与系统仿真相结合,分析产业集群中竞争性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博弈时的策略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中竞争性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交互性及牵引性;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是市场规模、创新投入、创新能力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对比较优势是决定企业具体创新策略选择以及最终市场地位的关键性因素。由此提出扩大市场规模,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促进企业创新;基于产业集群培育掌握更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强链、补链、扩链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8.
大企业是中国自主创新、突破发达国家“卡脖子”技术的主导力量,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延伸中国产业链与加大内循环、带动国内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极值理论的POT模型测度了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指标,描述性统计发现:中国突破性创新主要由规模前25%的大企业引领,但大企业研究性投资强度较规模后75%的企业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政策支持、研究性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实证检验发现:只有研究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资强度对规模前25%的大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效果显著为正,对后75%企业影响不显著,说明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使命存在差异;政府R&D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直接作用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效果并不显著,揭示了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内生性;政府R&D补贴会促进前25%的大企业增加研究性投资规模,进而正向激励渐进性创新;对规模后75%的企业,政府R&D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都有利于企业增大研究性投资,但受研究能力的制约,只能显著促进渐进性创新。政策支持下大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并没有开始从实验开发阶段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阶段的转型,这是制约大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99.
高风险高回报(HRHR)研究是指科学研究问题的挑战性或失败风险很高但其成功后的突破性、变革性和原创性鲜明的科学研究类型,其体现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致力于产出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成果,有利于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这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有助于完善科技政策。深入洞明国际上该类研究的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及特征,探讨构建“决策-资助-执行”三位一体的HRHR研究管理体系,并以国际典型科研机构的HRHR研究项目为例,系统分析、比较与归纳改进的同行评议、项目经理制和去评审化等代表性学术评议机制的基本原理、评审流程及优缺点等,可以为完善国家科研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借鉴国外HRHR研究项目资助的有益经验提出建议:制定促进HRHR研究的科技管理政策;完善遴选HRHR研究的项目评议机制;营造激励HRHR研究的卓越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500.
深度数字化条件下数字技术的嵌入如何消除突破性创新过程面临的多重壁垒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后发国家如何利用数字化的突破性创新“机会窗口”是目前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系统辨析深度数字化条件下突破性创新的新内涵和新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后发国家场景下深度数字化促进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机制,提出运用数字化手段克服组织、产业和国家层次等多重壁垒的途径,最后总结提炼了深度数字化背景下突破性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本研究为拓展深度数字化条件下的突破性创新理论体系和探索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突破性创新的新机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