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16743篇
科学研究   675篇
各国文化   138篇
体育   516篇
综合类   407篇
文化理论   97篇
信息传播   298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966篇
  2013年   1490篇
  2012年   1649篇
  2011年   2034篇
  2010年   1863篇
  2009年   1833篇
  2008年   1996篇
  2007年   1518篇
  2006年   1262篇
  2005年   910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大学形象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媒介现象。在这类数量繁多、良莠不齐的作品群中不乏兼具视听享受和文化内涵的精品。本文从视听艺术的角度,对中外一些优秀的大学形象微电影的影像符号及其艺术表达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以期从较有可操作性的层面探讨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规律与艺术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2.
顾长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担任多部电影的摄影师.与其他第五代导演宏大的历史革命叙事题材相比,顾长卫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小人物的人生际遇.在其带有现实主义色彩倾向的电影《立春》中,可以通过顾长卫叙事性的镜头语言来体会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世界,解读在北方小县城里一群艺术青年在艺术梦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中痛苦挣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从互动仪式理论出发,认为新媒体事件与互动仪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互动仪式是新媒体事件的重要推动力和组成部分。公众在群体符号与情感能量的作用下通过互动仪式参与到事件中来。新媒体事件不仅是一个舆论发展的过程,还是通过关注、互动和情感共振的仪式性过程。通过借助互动仪式剖析新媒体事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引导舆论,权衡新媒体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维稳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4.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在数学的发展与应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有符号,就具有了简明、抽象、清晰、准确的特点。在教学中必然会遇到符号化思想的应用,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数形结合、拓展运用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并运用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145.
<正>一、分清文本要素,提取中心传统论述文的构成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如果在文本解读中关注要素,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论述类的传统议论文"江苏卷《谈静》"为例。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2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3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4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  相似文献   
146.
解读文本要善于抓住重要问题,妙解题眼,捕捉要穴,巧设主问题,让文本解读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7.
胡勤: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中学的重视,文学教学的边界也在不断突破,新观念、新术语、新知识层出不穷.有人认为文学教学的边界不能放得太宽,要有所限制,否则会坠入无边的人文的深渊,会在知识的海洋里迷失方向:也有人认为文学教学不应该有边界,因为文学本身是以越界为特征的,它凭想象和虚构在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之间自由流动,文学教学如果有边界,这边界不在各种理论知识的框架里,而在心灵,心灵能走多远,文学教学就应该走多远.  相似文献   
148.
记录了解读《火烧云》的基本步骤以及在解读的过程中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编者意图解读,定位课时训练总体方向。站在教材、教材编者的角度结合新课标年段要求,思考编者把文章放在这里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孩子学到什么;文本主题解读,找准课时训练主要内容。探寻文本作者生平,文章原著,把握文本原意和作者原意。结合孩子身心特点,找到适合四年级孩子接受的内容;言语形式解读,挖掘课时训练语文要素。落实"语用"最关键的一步,全面、细致地分析,解读文本,挖掘出本课语言训练要素:语言的变化。以期让孩子通过这一节课的实践领悟作文时语言要变化;去伪存精筛选,落实课时训练语文要素。再一次横向、纵向分析,落实课时目标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课题及学生关心的问题等,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起来,通过学生发挥主体的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发展。伴随着新课程的10年,我省的广大教师依托本地、本校和本人,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本组文章即是部分成果。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投身到这种学习方式的组织和研究中来,分享感悟和心得。  相似文献   
150.
郭文香:小旅馆驶出“生命方舟” 郭文香今年65岁,是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滨镇草场村村民。她1984年办起“文香旅馆”,真诚待客,诚信经营,每次遇到孤独无助者,就会把他们带回旅馆,耐心开导,让他们免费吃住,掏钱为他们买回家的车票……20多年来,她救助了110余名轻生及离家出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