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教育   631篇
科学研究   50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对当地生态环境起主要的控制性作用,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土壤和水等环境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水资源减少、植被单一、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从恢复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探索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恢复重建机制.  相似文献   
22.
旧石器发现可分为萌芽期、诞生期和发展期,旧石器研究主要包括对本区考古学文化内涵的研究、与相邻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的研究以及石器制作、石器功能和人类行为特征的研究。文章回顾了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成果及其对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未来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青少年公众参与意识的现状,测度漓江流域范围内的青少年对漓江流域环境治理的关注程度,以及他们所喜欢和易于接受的信息交流方式,作者于2007年和2008年在漓江沿岸进行了田野调查和入户访谈,并且在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中心小学和兴坪镇中心小学两个学校进行了公众参与意识问卷调查,对漓江沿岸小学生的环境保护与环境参与意识及其效果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24.
25.
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通过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传承的调查分析,对突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取向的合理定位,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重建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文峪河上游干流3个河段两侧9个河岸带样地及其毗邻高地12个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用DCA排序法及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研究了各类群落物种分布格局及丰富度,结果显示:①河岸带植被存在从源头到下游的纵向格局和从河边到高地的侧向格局,其中纵向格局主要与海拔变化带来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梯度分布有关,侧向格局是相对河流距离、相对河面高度、土壤湿度和养分梯度等因子的综合反映。②DCA排序不仅适合较大尺度下群落生境差异的分析,也适合很小范围内群落生境差异的分析,排序轴可以用海拔、相对河面位置和相对河面距离等因素来解释;③高地群落比河岸带群落在乔木层和草本层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在灌木层则较低,具体到每个河段情况又有所差异,不能确定河岸带群落就一定比高地群落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④适当的干扰可以提高群落某些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干扰过度会降低群落某些层次的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27.
侯艺兵 《留学生》2011,(1):34-35
张建云院士的家乡在江苏沛县。沛县地处沂沭泗流域.南北气候过渡带.洪旱灾害频繁。家乡在他的幼年记忆中留下了“非涝即旱”的深刻印记。  相似文献   
28.
29.
全球主要江河流域承载并见证人类经济分工演进与发展变迁的浩荡历史,当今全球环境变化与经济一体化深刻影响着流域经济系统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关系。通过建立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导引下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框架,开展对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代表性江河流域经济系统开放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个案描述和指标化对比,发现开放因素对流域经济系统运行状态产生复杂影响,并导致流域经济系统运行的多样化格局和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全球江河流域经济系统通过自主开放与创新、协调、适应、共享各参量的共同作用,形成开放与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经验可为黄河流域经济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1936—2018年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揭示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0.06 ℃、-2.98 ℃、-7.41 ℃,年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7 ℃/10 a,0.22 ℃/10 a,0.15 ℃/10 a。年内极端最低温(TNn)上升尤为明显,约为年均增温速率的1.3倍,春、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秋两季;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 mm、428 mm、369 mm;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叶尼塞河流域增速较慢(3.36 mm/10 a),而鄂毕河(13.02 mm/10 a)和勒拿河(9.59 mm/10 a)流域增速较快,降水增加集中在春、秋、冬三季;③在空间上,增温较快的区域集中在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最大增温速率达0.60 ℃/10 a,而平原地区普遍偏低;降水的空间差异大,西伯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1100 m)年降水量达1000 mm左右,北部低海拔地区普遍为300~ 600 mm。上述观测数据指示,环北极流域正在变暖变湿,且空间差异大,可能与“北极放大”及流域下垫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