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9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8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徐环  庞旻 《编辑学报》2012,(Z1):55-57
采用中国引文数据库2012年3月份数据,选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0年来的文章为样本,对发文量前20位的作者文章进行了发文量、学科方向、第一作者贡献、总被引频次、第一作者贡献文章的被引频次的分析。同时对发文量排第一的作者的65篇文章展开了合著单位、职称、引用频次、基金项目、作者年龄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样本指标的统计分析,得出了6个方面的结论,旨在对高校学报的约稿组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教育学报》2012,(1):18
最近,一些读者反映有人假冒我刊或以我刊高教版或增刊之名,制作散发假刊,设置假的电子邮箱和电话以电子邮件方式进行约稿、组稿(假电话为:010—83256963,假邮箱为jiaoyuxuebao@163.com),  相似文献   
95.
最近接到举报,有人假冒包括我刊在内的几百种刊物名义,在网上征稿行骗。对此,我刊严正声明:我刊从来没有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为组稿,组稿机构和个人,与本刊没有任何关系。请作者提高  相似文献   
96.
魏照民 《出版广角》2013,(Z1):70-71
要做好编辑工作,尤其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材策划编辑,要密切关注教学改革,扮演好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在组稿过程中,坚持合作、平等、信用原则。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大学教材质量是决定大学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书本知识,还含有研究的内容,因此国家提倡大学教材一纲多本。目前,国内出版大学教材的出版社较多,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简要谈谈大学教材策划和组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7.
张学义 《出版广角》2013,(18):90-91
读《年记》,分明能感受到一丁先生的某种睿智,能感受到赵树理人生的起伏和轨迹,能品味让人饶有兴味历史的细节。由一丁先生编著,国际交流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赵树理年记》(以下称《年记》),虽然洋洋洒洒20万字,但读起来并不很费劲。一丁先生是快80岁的老人。他长期致力于长治地区的赵树理研究事业,主持着《赵树理研究》内部刊物的编发工作,操持着组稿编辑并出版"赵树理研  相似文献   
98.
顾玮 《新闻实践》2013,(9):66-67
专副刊不同于正刊。它没有固定的供稿渠道,为专副刊撰稿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家、作家。一类是普通作者。前者在某一领域有较深造诣,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较强;后者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投稿者,专业造诣和文字表达能力虽不及前者,但他们来自基层,来稿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大都是在生活中偶尔有所感才拿起笔来。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两种作者并不是“排排坐”出现在每位编辑面前,而是需要编辑通过或明示或暗示的约稿手法,把他们吸引到专副刊阵营里来。“读书”是宁波日报的专副刊版面之一,笔者在多年的编辑过程中,逐渐探索积累了一些组稿心得。  相似文献   
99.
黄志红 《编辑学报》2013,25(6):598-600
以新创办期刊《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为例,阐述其为打造成精品专业期刊的办刊思路与具体举措:依托区域和学科优势,积极为行业服务;紧跟形势,学习先进办刊经验,大力推进期刊数字化;开拓创新,广开渠道,利用各种形式组稿。对刊物今后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这一突发事件的组稿实践中。通过精确选定组稿对象、真诚与专家沟通、严把审稿关以及加快论文的出版和传播等编辑策略,在2013年第2期(6月)成功发表3篇高质量论文,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