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9986篇
科学研究   284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19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1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324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1146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场面原是小说创作中的名词术语,它主要指小说中人物活动所需要的面貌和场所,它是小说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塑造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而消息中的新闻场面是指记通过观察和想象再现出的真实而客观的新闻事件发生的生活场所和面貌,它既是构成新闻情节和新闻环境的有机组成成分,又是揭示新闻主题和彰显新闻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它还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记的审美感情和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72.
时政报道,顾名思义,是时事政治的报道,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报道好领导的政务活动。这些政务活动又往往涉及到一些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的酝酿、出台等,因此,时政报道属于“硬性”报道,必须全面、准确。从实践中看,一篇时政稿件往往承担着多种任务:一、党政领导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上向社会表  相似文献   
73.
吴煜 《视听纵横》2004,(6):49-51
几年前,摄影家焦波用20多年拍摄的6000多张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照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题为《俺爹俺娘》的摄影展后,《俺爹俺娘》的故事一直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那一张张实录俺爹俺娘的照片,也一直震撼着观众,并引起媒体的强烈关注。浙江电视台编导根据这些照片和焦波拍摄照片的平凡又奇特的经历摄制的纪录片《俺爹俺娘》,播出后同样引起极大的反响,得到普遍好评。该片以独到的  相似文献   
74.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即是向新闻人物和事件的纵深开掘,努力表现社会生活深层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用浓墨重彩去揭示一个个重大的社会主题。它的主要特征是:撷取客观事物变动状态中的一个凝聚新闻信息的片断或瞬间,将其汇入事物发展的巨流之中,运用客观揭示或分析思辨的手法,着重揭示其表面现象背后潜藏着的历史渊源、因果关系,分析内外矛盾  相似文献   
75.
胡成 《新闻前哨》2004,(1):49-50
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原则。新闻的真实不仅要求新闻的整体和本质的真实,同时也强调细节的真实。对舆论监督而言,细节的真实是绝不可疏忽的地方,否则真可能“大意失荆州”。 2002年底,《湖北日报》发表通讯《郧西县“石头标语”劳民伤财》,说的是郧西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些干部不思苦干实干,而是大搞形式主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半山腰上大造“石头标语”,劳民伤财,把一场“造林  相似文献   
76.
《传媒》2004,(11):29-30
武侠作家金庸在其小说中,用“无招胜有招”描写了武功的最高境界。当然,这“无招”的背后是深厚的内力,看似漫不经心、随意为之,实则对武学精髓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7.
新闻写作的“视觉化”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安 《军事记者》2004,(3):23-25
优秀的新闻往往有共同之妙。人们谈到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时,常津津乐道于它们的生动和形象,说它们“栩栩如生”;说读过之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说“连字都带有了风景的特色”。这些形象的说法揭示出蕴藏在字背后的视觉之美,即新闻语言的画面感和可观性。  相似文献   
78.
文字记者也需影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的媒体竞争已进入争夺“眼球”的阶段。电视以其影像的直观与真实成为强势媒体;而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以“图并茂,两翼齐飞”来应对——增大新闻图片的使用量,以期获得能与电视相比的视觉冲击力。而仅仅增加图片的使用量只是一种做法,且还远远不够。当前的平面媒体,字记仍占很大比例,大力提升字记的“影像意识”  相似文献   
79.
张兵 《军事记者》2004,(10):6-6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既然是事实.那组成这个“事实”的,就包括细节。分析一些获奖新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包含着不同于“别个”的独特细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要采写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有时。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80.
一篇好的通讯除叙事写情外,还必须有一些精彩的细节。特别是在人物通讯中,如果你能深入采访,细细挖掘,精雕细琢,将细节运用得好、处理得好,犹如给强健的人体骨骼增加了血肉,其作品将大大增加感染力和不尽的魅力,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具体形象的细节有助于你笔下的形象活灵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