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25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教育   46414篇
科学研究   15665篇
各国文化   386篇
体育   2273篇
综合类   2569篇
文化理论   2127篇
信息传播   32663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809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678篇
  2016年   1096篇
  2015年   2145篇
  2014年   5577篇
  2013年   4620篇
  2012年   6527篇
  2011年   7573篇
  2010年   6701篇
  2009年   7142篇
  2008年   8238篇
  2007年   6408篇
  2006年   5891篇
  2005年   6320篇
  2004年   5088篇
  2003年   6129篇
  2002年   5094篇
  2001年   3966篇
  2000年   3101篇
  1999年   1088篇
  1998年   826篇
  1997年   745篇
  1996年   651篇
  1995年   482篇
  1994年   460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321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电视纪录专题,通常指的是论人叙事,以画面加解说为主的形象类、综合类的专题,这类专题曾在我国电视兴起的初期阶段发生过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主创人员创新意识的增强以及技术手段的进步,电视宣传进入新阶段。电视专题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栏目类型、非栏目类型、纪实型、政论型、访谈型、说话型、现场直播、连线直通等各类专题异军突起,五彩缤纷,这无疑是电视宣传手段的一种进步。纪录性的专题一时似乎遭到了冷落,被有些同志认为“手法陈旧”、“方式过时”了。其实,这是一种偏见。笔者认为纪录性的专题,不仅…  相似文献   
992.
注入人文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文明建设的根本是精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新闻报道要进入真正的人文视野,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透人文关怀:不仅应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角度、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  相似文献   
993.
自从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报道中存在两种变化趋势。其一,是经济报道的内容由最初的对单纯经济现象的描述和经济政策的宣传,逐步转向对经济趋势的分析和经济矛盾的揭露。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不满足于对“大好形势”的宣传或者是企业成功业绩的夸赞,而是开始探索经济改革中隐藏的深层次矛盾,反思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讨论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过程中的阵痛和前途。其二,是经济报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由非专业逐渐转向专业化。翻阅国内有代表性的财经类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深度的产…  相似文献   
994.
在媒介传播方式不断扩展的今天随着电视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凸显受众本位意识、回归电视的大众传媒本质,几乎成了电视新闻节目所具有的共同理念。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电视在音频、视频上的优势,在软新闻发布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人情、人性特色的路子?湖南卫视(HNTV)晚22∶05档《晚间新闻》的“戏说新闻”可算上一个范例。一、从理论层面看软新闻的立身之本费正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探讨人的问题,中国人文主义关怀的是处于社会中的人,重视现实世界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行为的问题。对个人的关…  相似文献   
995.
《漯河内陆特区报·周末》是漯河内陆特区报社2001年的一张周末专刊。作为晨报的尝试性报纸,我们从这张报纸的性质、地位、功能和要求出发,对头版新闻内容的高品位与形式的高格调的最佳结合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前几年各家报纸纷纷办周末刊为的是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如今,许多报纸都在增强可读性上下了功夫,周末刊如果没有新面孔、新特点,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确定《周末》头版的新闻既要讲内容的高品位,又要讲形式的高格调;既要讲指导性、思想性,又要讲艺术性、可读性。我们开办了“百姓问题,部门解答”、“周末漫谈”…  相似文献   
996.
一张新闻照片引发的质疑及原因探究2002年大连“5·7”空难发生后,由于事发海域情况复杂,打捞员历尽艰辛才于5月14日找到第一个黑匣子(语音记录器)。5月15日,一幅表现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照片发表在全国各大小报刊上,“打捞员抱着黑匣子站在照片中央,满脸高兴;站在他身后的一群人无不面带笑容,有的鼓掌,有的还激动地把双手举过头顶”。不少报纸并将其作为头版新闻放大处理,如《中国青年报》、《信息时报》、《新快报》、《解放日报》等。这幅新闻照片在报上一露脸,立刻引来一片愤怒声、声讨声和质疑声。5月17日《…  相似文献   
997.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998.
文学作品恣肆豪放,公文写作严谨有致。新闻作品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语言简洁流畅、结构严密有致、表现形式多样的特色。简洁流畅的语言特色审视现代社会可以发现,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思维和需求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已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追求。因而任何媒体要想在日益加剧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都必须用更简洁、平实、质朴和流畅的语言奉献给读者蕴含大量信息的新闻作品,并使读者在“消费”新闻中获取知识、得到放松。需要强调的是,简洁、朴实的语言风格与酣畅流利、琅琅上口的语言表达不仅不悖…  相似文献   
999.
灾难性事件一般以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灵创伤而在人们心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2001年7月17日发生在广西南丹的那起备受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特大矿井死难事故,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对那场灾难性事件从一开始的小心介入到最后的大胆曝光,进而一层层撕开这起被精心策划、严重捂盖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其曲折和艰难的报道历程,足以让我们更冷静、更理智地思考当下灾难性事件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一、灾难事件与灾难新闻一般来说,灾难新闻就是对灾难事件作出的迅速报道。再加上灾难事件属于突…  相似文献   
1000.
2002年7月31日,香港女影星陈宝莲在上海的寓所跳楼自杀,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与陈自杀有关的消息以及陈生前的风流韵事一次又一次连篇累牍地出现在香港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杂志的封面上。在媒体竞争激烈的香港,发生这样一件能够高度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各报刊记者自然不会放过。8月8日,香港《壹周刊》在封面醒目地刊出了陈宝莲遗体的照片,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遗体照片,肯定是在陈宝莲跳楼逝世后,尸体未经处理时拍摄的。陈宝莲的面部伤势不重,仍然保持完整的容貌,可是从照片上看出,用白布包裹的遗体,显然在坠楼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