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1401篇
科学研究   65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30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62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采访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后,写了长篇通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通讯由新华社对国内外播发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这次采访给了我很大启示:在我国国防科研单位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为中国的强盛不遗余力地奋斗着。从此以后,在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下,我开始进入这个“禁区”采访,在这个鲜为人知的领域里,我又接连采访了一些和“两弹”有关的人物,其中有科学家,也有军队的领导,张蕴钰将军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满怀报国豪情,又有诗人情怀的将军,对我谈的许多关于中国核武器靶场选址的秘闻,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2.
在去年广东省记节的大会上,宣布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荣誉称号的记中,有《南方周末》的向郢。她写的《任长霞传奇》(刊于2004年6月3日的《南方周末人物》A3版)得到了普遍的赞赏。我读这篇通讯时,禁不住泪水盈眶。我认为此稿得奖,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83.
2005年度广东新闻奖评比揭晓,肇庆《西江日报》社选送的一篇人物通讯《忠诚与公正铸就不朽英魂——追记四会市法院民一庭原庭长李坚祥》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荣获总编好稿一等奖。这篇作品能获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细节挖掘得深,思想性和新闻故事性强,章读来感人。  相似文献   
84.
2005年11月16日,在济南一家移动通讯大厅内,一位工作人员手中的手机正在播放电视节目。11月14日,山东省试开播手机电视业务。该业务提供6套直播电视节日、3套直播广播节日和多个类别的点播节目服务。据悉,用户可以包月套餐的形式实时收看。  相似文献   
85.
读罢《用生命丈量念青唐古拉——跟随成都军区某测绘大队赴西藏勘测亲历记》(作:解放军报记杜献洲,载2002年8月23日军报一版),我从心底蹦出一句话:壮哉,世界屋脊的测绘兵!  相似文献   
86.
一篇成功的通讯,不只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传神的标题、深刻的内涵和恰如其分的体,还应有着一个“抢眼”的开头。多年来,笔常常为一个开头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从中得到些许心得,认为只有在怎样吸引读、打动读、感动读、带动读和抓住读上下工夫,才能写出一个较为满意的“抢眼”的开头来。  相似文献   
87.
《Xi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88.
刘辉 《新闻知识》2004,(5):51-53
2003年6月18日和19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先后在一版显位置推出了长篇通讯——《白鹿原上的好法官李增亮》。这篇长达万余字的通讯是笔与报社其他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章发表后在省内外、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通讯中的主人公一一蓝田县人民法院鹿原法庭审判员李增亮不计个人得  相似文献   
89.
我几乎是流着热泪读完了长篇通讯《警察任长霞》(见2004年6月3日《北京日报》)。掩卷长思,感触颇多,我不仅被任长霞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而且也被作者的文笔与文风所折服。这篇通讯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简单。首先是标题简单,只有五个字———警察任长霞,不做任何“形容”,省去所有的修饰,真是再简单不过了。这五个字看起来似乎很直白,但仔细品味,概括性很强,含义十分深刻。“警察”这两个字,既可以指任长霞,也可以指“警察”这个群体、这个职业,总而言之,通过任长霞的事迹,读者可以产生对“警察”这个群体乃至这个职业的联想。如果把题目换成…  相似文献   
90.
《出版史料》2003年第4期发表李传新的文章,称赞已于1994年停刊的《世界图书》杂志是读者向往的一扇窗,介绍这本杂志的前身是《国外书讯》,于1972年试刊,出至1979年9月,以后用《世界图书》刊名延续出版。这篇文字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这里谈谈我所了解有关《世界图书》前身的一些情况和背景,作为对李文的一点补充。据现有手头资料和当时参与编刊工作的吴仁勇同志介绍,在《世界图书》前身《国外书讯》之前,还曾出版过《国际图书通讯》和《进口业务通讯》,也可以说是《世界图书》前身的前身了。由于一些原因,《国外书讯》之后还用过《参考文摘》和《国外科技书讯》的刊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