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21.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前曾呼吁编著文学编年史。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陈寅恪先生的这一期待,而今已成为现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相继出版问世。其他规模较小的断代或分体文学编年史,也偶有所见。而由陈文新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被学术界视为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建树,标志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随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的兴盛,相关理论问题也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比如:编年体文学史何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趋兴盛?与纪传体文学史相比,编年体文学史有何长处?又有何短处?在编年体文学史的撰写中,如何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古今之变”?编年体文学史的兴盛将给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哪些变化?凡此种种,都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注目。本次发表的三篇文章,就学术界关心的部分问题做了探讨,期待学界同仁参与讨论并不吝指谬。  相似文献   
22.
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出来的北师大版、华师大版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历史课程改革的精神方面,很明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北师大版的主编朱汉国教授是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师版的主编王斯德教授是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组副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教育出版社是目前编写历史教科书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出版社。历史教科书的主持者,或者本…  相似文献   
23.
离开活生生文献的历史,就变成了编年记录,它再也不是一个精神的行动,而是一件事物、一个声音或其它符号的混合体。但文献也是一样,当它离开了生活,就只是一件事物,并和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声音或其它符号的混合体。如那些曾经用来传达某条法律的声音和文字,或如那些刻在一块大理石上的线条,它们用上帝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宗教的情绪;再如一堆骨头,它们曾经同时表达过某个人或者一头野兽。  相似文献   
24.
<秦汉文学编年史>是秦汉文学研究常用参考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然而该书在编年方面偶有疏失,故略加考订,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25.
动态集锦     
美国报纸印刷趋向高清晰杂志化近日,美国《旧金山编年史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采用新一代报纸印刷方法,为传统纸介质印刷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从2009年7月6日起,《旧金山编年史报》将采用高清晰全彩纸介质印刷,试  相似文献   
26.
被誉为云南20世纪最杰出的学术大师的方国瑜先生,一生重视史料工作,他视史料为历史研究的基础。《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是其完成的唯一一部民族编年史料,它推进了傣族史的研究,也体现了大师求真求实、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文章拟从该书的体例、特色、及阅读后的启示等方面对其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27.
正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新华日报驻站记者,新华日报这所大学给予了我们很多。即踏足庙堂之高,又深入乡野地头,既记录现代江苏波澜壮阔的现代编年史,又体味寻常人家的人情冷暖,这些都是我们职业生涯弥足珍贵的财富。新闻泛在,随时在路上新闻是一种发现。对于年轻记者而言,这种发现更带有天然的好奇心、敏锐性。  相似文献   
28.
俞樟华主编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上、下)全面展现了1917—1949年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历史。就方法而言,该著作采用编年史的研究方法,以时间为序进行史料的编纂与整理。就内容而言,该著作梳理了33年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的历史史实,所采用的文献类型多元而丰富。就视野而言,该著作视野宏阔,兼收并蓄,关注到以往研究中被相对忽视的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难得的编年史著作,该著作具有溯本清源之义,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领域研究必有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一风 《课外阅读》2012,(5):42-43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美国中学语文教材,无论是内容的编排还是内容的择取都让我眼前一亮,突然有了"我是学者我怕谁"的感觉。原来美国人也很聪明啊,还会像我们中国的老祖宗那样写编年史。不过他们是把课文按历史的发展线索来编排,将200  相似文献   
30.
《当代体育》2008,(3):4-5
翻开扣篮大赛的编年史,你会发现前辈们留下了太多经典的瞬间.无论是乔丹的罚球线起跳扣篮,还是威尔金斯的暴力轰击篮筐,以及卡特演绎的经典大风车都足以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同时,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于经典的诠释似乎已经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他们已经不仅仅简单地满足于扣篮动作带来的视觉冲击。而是要有些触动心灵的东西来改变近些年来扣篮大赛的死寂,德怀特·霍华德满足了人们对这一点的全部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