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一本不同年代的生活票证集就是一部详实的社会发展史家住汉口的柳斌是《材料保护》杂志社社长,但他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老票证收藏者。在他家里,珍藏着20余万枚各种各样的老票证,活脱一部巨细无遗的编年史。  相似文献   
92.
文章从传记史地位、传主形象与个性、传记解释等角度对苏维托尼乌斯《神圣的克劳狄传》、塔西佗《编年史》与卡萨诺瓦《回忆录》三部传记作品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93.
王楠 《语文知识》2009,(2):93-94
史书有纪传与编年之分。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史撰著的兴盛,文学史撰著体例也逐渐形成近于史家纪传与史家编年相区别的传统。文学编年史侧重于文学史料、史实、史事的清理与把握,对文学发展进程进行动态的、立体的纪写,从而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学历史进程,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陈文新教授主编的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赵伯陶先生分撰的《明末清初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赵著),以明末清初(1601——1700)这一风云动荡历史时期的文学为研究对象,采用编年的形式,纲目结合,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明末清初百年的文学史风貌。全书史观宏阔,  相似文献   
94.
95.
"忏悔者"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是拜占廷帝国中期最为重要的历史作品,尤其有助于我们了解关于毁坏圣像运动的历史内容。然而,由于作者自身经历和时代特征,这部《编年史》具有三重明显的特征,即自始至终运用单一的评价体系,作者选取史料的片面手法,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某些因果联系的曲解。这些特点对后世拜占廷历史写作乃至整个文学活动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有必要清楚认识这些特点,才能够更加准确、合理地对这部《编年史》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6.
日本的古代史学是因中国传统史学的传入而产生的,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在唐代,已有多种体裁的史籍传入日本,而日本选择了编年史作为其"国史"的编纂方式,公元720年修成的《日本书纪》在日本史学发展和政治文化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天皇朝廷、幕府、私家等不同的主体,都撰修了编年体史书。江户时代修成的《本朝通鉴》,是一部仿照《资治通鉴》的日本通史。《春秋》、《资治通鉴纲目》对日本的影响不止于史学领域,其中的"尊王"观念,成为推翻幕府、拥护明治天皇集权的舆论工具。考察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对推进中国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古代,工程科技创造的许多成果至今仍存在着,见证着人类文明编年史;近代,工程科技更直接地把科学发现同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时至今日,人类生活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工程科技的印记,工程科技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空前便利。  相似文献   
98.
国内首部大型《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赞誉与普遍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图书评论》等报刊纷纷予以报道、介绍与评述,充分肯定了其学术价值、学科贡献和史学意义。日前,这部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清明上河图”的史著,获得了2013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99.
木斋 《天中学刊》2012,27(4):1-5
一个世纪以来,文学史写作经历了众多样式的尝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类型:传统的文学史以及文学与历史文化交叉的跨学科研究的文学通史、文学编年史、文学源流史。其中,傅璇琮先生不仅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后三类的积极倡导者。从宏观上来说,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0.
《金代文学编年史》的编年范围,上起金朝开国之收国元年(1115年),下讫段成己故世之至元十九年(1282年)。在该书中,金入元以后约50年,主要关注金代遗民活动。内容包括作家生平仕履、除佛道诗词以外的全部可编年作品、文人交往、文学论争、作家群活动等文学资料,以及与文学发展相关的各类艺术资料,旁及宗教与社会风俗。用编年方式,构成“文学上立体交叉的生动情景”,全方位展示一代文学的演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