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736篇
科学研究   26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71篇
综合类   268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赵瑞 《快乐阅读》2011,(7):20-21
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俯拾皆是,既有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歌,也有被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仔细体味,这些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的佳作,是构成绚丽多彩世界的主要元素。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  相似文献   
62.
<正>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就要有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通过认真塌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形成科学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养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  相似文献   
63.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要抓住"审美点",以各种美的对象来打动人、感染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64.
在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体系中,利用外国文学知识和美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起到较好的道德培养效果。将德育、美育有机结合共同传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学习能力等得以有效提升。本文主要以外国文学美育教学作为论点,针对文学美育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5.
韩迪 《学周刊C版》2011,(4):33-33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教师如何让学生对美术充满激情,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巧是教师的责任。根据教学经验,一堂好课,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想去学.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什么课,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66.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各位美术教育者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7.
闫业梅 《文教资料》2011,(25):66-67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实施美育呢?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三点措施:美在语文课堂;美在课外阅读;美在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68.
作为美育重要内容之一的音乐教育,如何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9.
俞长 《语文知识》2011,(3):72-74
“古雅”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审美范畴,既具有文化积淀的意义,又具有精神超越的意义。王国维充分接受西方美学,对“古雅”说的审美内涵加以现代性的界定,并且独具慧眼地发现“古雅”的民族性、现实性和大众性特点,将其作为众庶美育“普及之津梁”。  相似文献   
70.
游溪 《语文知识》2011,(3):80-82
儿童电影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自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与强大功能。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儿童电影的拍摄创作和传播发行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儿童电影的审美教育功能值得我国儿童电影的创作者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