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340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孙书荣 《内江科技》2011,32(3):116+121-116,121
胜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聚合物驱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已建聚合物驱地面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改进方案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地面注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
大连化物所是邵志刚研究员曾经读硕士的地方,也是他开始燃料电池研究的起点,而经过在香港科技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双料博士后研究之后,2005年4月,他正式回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53.
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共混法、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以及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应用;并评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超支化聚醚的结构特点及合成方法,包括缩聚反应、加成聚合、自缩合乙烯基聚合、开环聚合和偶合单体法,同时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在原油破乳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配位聚合物作为配位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研究热点,近10余年来备受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关注,而目前国内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体系中,很少有关于配位聚合物的教学内容。本文基于我们课题组关于多氮唑配体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成果,介绍由3,5-二乙基-1,2,4-三氮唑(DETRZ)配体和[Cu4I4]类立方烷簇构筑配位聚合物[Cu2I(DETRZ)]n的综合型实验教学设计。本综合型实验从三氮唑配体的设计合成与分离纯化出发,涵盖溶剂热合成方法,单晶数据收集,单晶结构解析,晶体结构绘图,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热重分析等内容,系统拓展了学生对当今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前沿认知。本实验条件简单,结果可靠,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晶体学等多方面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6.
配位聚合物通常是指以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为中心,以有机配体为联结体,通过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一类化合物.为了能得到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晶体材料,一些非常规的合成方法诸如原位合成法被发现和采用,本论文着重综述了配位聚合物的原位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57.
本文结合本科教学实践,分析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专业课程实行双语教学中所遇到的教材选择、师资配置、学生英语水平、教学进度和教学评价难等问题,并从双语教学课程的外文教材的改编、师资队伍建设、双语教学授课对象英语水平的提高、双语教学进度与非双语教学进度的配合、双语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建议。教学实践表明,"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听力,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用外语进行科学研究和人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子印迹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属于泛分子化学研究范畴,通常被人们描述为创造与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它在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抗体、模拟酶催化、膜分离技术、色谱中对映体和位置异构体的分离、固相提取、临床药物分析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分析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9.
模型运动作为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爱好者的喜爱。而电动模型飞机以其环保无污染、无噪音、安全性高、制作简便快捷,尤其是受场地限制小等诸多优点,受到了模友的广泛推崇。近年来,无刷电机与锂聚合物电池在电动模型上的应用,让动力与重量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得到了基本解决,从而使电动模型飞机的飞行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因此,伴随着无刷电机、无刷电子调速器及锂聚合物电池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更多的模友开始弃油从电,玩起了电动模型飞机。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