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831篇
科学研究   64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28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唐秀庚 《今传媒》2020,29(3):75-77
本文就网络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最重要的工具,大学生对网络负面信息的认识趋于理性而又不成熟的状态,网络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自身需要得到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同时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2.
63.
燕新华 《东南传播》2020,(8):108-112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由于一些疾病的传播特性,疫情有时会影响多个国家,引发国际关注,许多民众、媒体会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形成多样的网络舆情。能否合理、妥善引导处置这类网络舆情关乎到国家的利益形象、社会秩序以及公安机关的警察公信力,考验着公安工作在特殊背景下能否满足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意义]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主题,而微博用户对不同主题的表达和关注也会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以及舆情事件的走向。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微博用户主题演化分析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更好地理解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轨迹以及公众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以便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方法 /过程]以网络舆情信息特征为立足点,辅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舆情信息客体与本体进行剥离,结合重大突发事件特征,创新性提出以舆情客体信息为参照基线的舆情本体演化强度来反映微博主题演化趋势。[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面向网络舆情信息本体的主题分析,与网络舆情实际发展演化趋势更加贴近,对主题内容的揭示也更加全面。同时研究思路也对现有网络舆情主题分析的研究方法中单一求助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优化与更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形成和演化受到来自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的诸多风险致因因素影响,群体极化风险识别是在对其演化机理全面梳理基础上,对是否产生风险的判断,是社会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前导性环节。[方法/过程]文章论证了极端观点是群体极化风险存在的最主要具象形态,分析了极端观点的特征,构建了极端观点的TCMCR识别模型,基于自我归类理论中引用的原型性概念来识别极端观点,以元对比率的值表达观点的原型性,并以突发新冠疫情下的“辉瑞新冠小分子药物”舆情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文章构建的模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极端观点进行有效识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观点O13发生了群体极化现象,形成了群体极化风险。  相似文献   
66.
确立正确的舆情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于己于国都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但大学生正确舆情观的形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大学生在确立正确舆情观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政府与社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来探求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舆情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7.
浙江高质量建设“两个先行”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智媒参与引导基层民生舆情有利于降低负面舆情的影响,对舆论引导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在内容、保障和关键指标上。本文概括了智媒时代基层民生舆情引导出现的环境复杂化、形式多模态化、舆情显现情感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提升数智技术应对舆情引导环境复杂化权重、丰富智媒参与基层民生舆情引导的载体与内容、完善智媒参与基层舆情引导的共情传播机制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8.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有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传播途径、内容、成因、特点、影响、管理工作现状以及掌控和管理对策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高校网络舆情研究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变得复杂多样,对该领域的深入探索有着重要的价值。文章基于CNKI检索和筛选了406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文献作为研究基础数据,借助CiteSpace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领域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快递行业由“抛掷毁损”“私拆包裹”“快件丢失”等所引发的负面舆情屡见不鲜。负面舆情如若应对不当,则有可能对企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近期快递行业的舆情案例,解析快递行业的舆情成因、特点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