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578篇
科学研究   15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复句中的语义关系既是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反映,又是人们主观视角的反映。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保持固定的情况下,人们的主观视角会随着认知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复句中,则是适时添加复句关系词。并列范畴转化为因果范畴是人的特定视角的转化,这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认知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32.
文艺效果的产生具有内部生成的复杂性、强烈的随机性和文艺本身触角的无限性。从文艺的时空疆界来看,有轰动效果与常态效果、共时性效果与历时性效果之分。从文艺的属性考察,又可以分为精神效果和经济效果、审美效果和非审美效果。而文艺对人的精神慰藉,又有滋养效果与疗救效果的区分。对文艺效果进行学理性的研究分析和定位,是深化文艺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文艺管理学建立的必备前提。  相似文献   
33.
研究“与时俱进”范畴的创造过程,考察其如何从中华元典中走采,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身的发展路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中,是江泽民将“与时俱进”语词从中华文化类似词组中提升出来,对其进行元典式的发展,即赋予其原创性、经典性、大众性意义,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34.
水资源问题的思考中的几个范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范畴等以及它们的辩证处理,这个思考范畴为我们理性全面客观思考问题引发了话题。  相似文献   
35.
张明阁 《承德师专学报》2004,24(1):32-32,43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味诗法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人、流派那里其内涵既有差异性、多义性,又有历史的连贯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36.
给出了范畴中具有泛分解态射的广义(i,……,j)逆存在的一些充要条件,证明了态射的广义Moore-Penrose逆的充要条件及其表达式,推广了关于态射的(i,……,j)逆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37.
俄语副动词结构是表示时序范畴的重要手段之一,副动词与主要动词之间构成不同的时间关系,同时它们之间还可能具有其他的逻辑语义关系。在俄语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这些逻辑语义关系,以便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针对以成素为"数字概念"的俄汉成语,按其语法类别和表达方式来探讨两个民族文化的内涵意义、外延意义及其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9.
凌剑春 《文教资料》2007,(12):96-97
原型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形成鲜明对立。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义模糊现象,从认知的角度证明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语义具有模糊性。原型范畴化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上,认知语言学家们采取了新的角度和方法.1980年,Lakoff和M.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书中,作者以人类隐喻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说明语言与人的认知能力的密切相关性和系统性,指出语义研究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还必须参照主观对客观的经验及人的隐喻概念体系来研究语义,同时还要研究范畴化和隐喻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