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079篇
科学研究   34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钦定逆案”是崇祯初期处理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政治事件。在众多记载此事的文献中,文秉《先拨志始》完整地记载了负责处理逆案的首辅韩塘等人的两份奏疏,由此可以理出他们处理此案的大致情形。而在逆案人员基本情况的统计上,则以谈迁《国榷》所载为详尽可靠。《崇祯长编》、《明史》等官修史书,在记载“钦定逆案”时都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辨正。  相似文献   
992.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案导学法"是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如何按照"一案五步教学法"进行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993.
明代广东政府为开发落后的新置州县,保证勘乱成果,广招移民,垦田开荒,允许外邑士子以"附籍"之名入学应试,并以"土附分案"的方式处理土籍与附籍士子因学额问题所产生的矛盾。但这一政策被部分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引发出"科举移民"的严重社会问题,激化了土籍、附籍士子之间的矛盾。入清以后,随着假移民、真科考现象的日益严重,加上地方官员对"附籍"意义认识的转变,广东政府取消了行之百年的土附分案政策,以此杜绝科举移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带孔的五方凸件的制作过程为案例,具体阐述在专业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六个步骤,展示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行动为主线的先进教学理念,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5.
2011年已经走进历史。翻检2011年的新闻纸,生活被此起彼伏的大小事件深深包裹:楼市调控与保障房、物价与收入、温州游资与中小企业命运、动车悬案与校车事故、故宫遭窃与红会风波、官员高调雷语与被问责者低调复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是的,时光在流淌,而热爱生活,渴望公平与正义的阳光,依然是国人朴素且执着的信念。因为有梦想,所以才洋溢着表达的欲望。微博里,留下了  相似文献   
996.
趣闻     
《报林求索》2012,(1):28-33
<正>巴西发生离奇盗窃案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巴西圣保罗州警方正在调查一桩里奇盗窃案,一列行驶中的火车上50吨玉米被盗走。警方称,劫匪在铁轨上涂油,导致火车因车轮打滑而减速,随后他们用钩子将牵引货车与火车车厢连接起来,偷走装满玉米的货箱。  相似文献   
997.
时宜 《报刊之友》2012,(9):27-29
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推行,世界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各类公共事件的传播扩散和解决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本文就吴英案为例,对整个事件中公众意见表达对舆论监督所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同时也看到了其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998.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而学案设计环节又是学案导学模式中关键的因素。文章揭示学案设计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探讨改进学案设计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99.
上过评优课的教师都知道这种比赛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水平。评判一节课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既不是选手也不是评委,而是学生,一节好课必须看学生学得是否快乐,是否有收获,是否有兴趣,是否有成就感等等,也就是说"学生学得好不好"应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评优课的关键在于检验自己,提高自己,重在学习,重在发展。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必须提前自己假设预案,每一种设想都要设计解决方法。课堂上特别是大赛课不能有硬伤。  相似文献   
1000.
赖晓春 《班主任》2012,(5):71-71
拜读《班主任》2011年第10期李镇西老师的《一件小事》,文中处处体现出来的反思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李老师因外出开会,在学校体操总决赛开幕式后就匆匆离场,事后被一个小女孩诘问——"学生的节目您一定要看完,不然这是不礼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