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9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14114篇
科学研究   1760篇
各国文化   73篇
体育   347篇
综合类   678篇
文化理论   267篇
信息传播   421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504篇
  2013年   1116篇
  2012年   1430篇
  2011年   1613篇
  2010年   1435篇
  2009年   1493篇
  2008年   1787篇
  2007年   1661篇
  2006年   1412篇
  2005年   1316篇
  2004年   1213篇
  2003年   936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72.
关于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3.
常庆 《当代传播》2002,(5):50-52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发表的关于家庭购买行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许多学者受此启发,研究后认为,“把关人”能够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这就是说,在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每一位传播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同时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把关人”理论对传播者在整个传播流程中的地位的重视。50多年后,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把关人”理论是否还能站得住呢?  相似文献   
74.
75.
76.
清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十日(1906年7月30日),河南巡抚奏呈《河南省学务公所章程》第一条规定:本公所以学部奏定之忠君、尊孔、尚公、尚武为宗旨;第二条规定:本公所以普及教育,养成国民之道德、智识、技能为成绩。是年,成立学务公所,统筹全省兴学事宜。民国初年,无提出新的教育工作方针,除忠君一语不适用外,大致仍如前定。1919年8月5日,省政务厅教育科主办的《河南通俗教育报》创刊,其宗旨为提倡社会教育。1921年9月21日,以省长张凤台为首的河南“四存学会”提出“采古制、振风俗”的教育宗旨。1927年,…  相似文献   
77.
档案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有档案行政处罚权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档案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制裁。档案行政处罚的原则是实现档案行政处罚运行机制的根本保障,为了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行为,必须遵循档案行政处罚的原则。本文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此予以说明论述。一、档案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1.以《行政处罚法》、《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档案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档案行政处罚,档案行政处罚应当以《…  相似文献   
78.
79.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既为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引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新“难点”,给企业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难点”1、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与企业档案工作效益的滞后性,使档案工作在企业各项工作中排不上重要日程。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要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最快的产出。对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部门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支持,而档案部门不能直接创造…  相似文献   
80.
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体系和规模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宋金时期的快速发展和元代的衰落调整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山西地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虽然城镇数量在前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城镇规模普遍较小,特别是中等以上规模的城镇数量很少,并处于下降之中。宋金时期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城镇数量的增加不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商品流通的需求增长所致,大多是出于军事或税收的需要而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