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2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38699篇
科学研究   3170篇
各国文化   616篇
体育   2757篇
综合类   1316篇
文化理论   688篇
信息传播   7517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946篇
  2015年   2191篇
  2014年   5608篇
  2013年   3533篇
  2012年   4320篇
  2011年   5012篇
  2010年   4198篇
  2009年   4064篇
  2008年   5918篇
  2007年   3896篇
  2006年   2811篇
  2005年   2480篇
  2004年   1549篇
  2003年   1366篇
  2002年   1214篇
  2001年   980篇
  2000年   767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中国的高尔夫练习场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经营利润高、资金回收快等。毕竟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资金投入较大、建设周期长、盈利空间小,高价格也令许多消费者望而生畏,而练习场则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客人的需求,还可附带高尔夫用品专卖、饮品出售等,获利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52.
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5千纪下半叶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000年代率先进入了文明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卓越的美国苏美尔学家克腊默尔在其著作《历史开始于苏美尔》一书中列举了苏美尔人所创造的39项人类第一。在苏美尔人所创造的辉煌文化成果中,对世界文化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无疑是其在文字、学校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文化的载体就是苏美尔人泥板。  相似文献   
53.
54.
在系统、全面、客观地分析诸多"起源说"的基础上,认为少林武术起源是以"禅武结合"第一人僧稠入少林寺时间为界限的,即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同时,少林武术是在军事实践与汲取民间武术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武僧集体智慧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55.
中国文学批评中的术语和方法 ,有许多来自文学之外。从《世说新语》中可以看到人物品藻和文学批评的关系 ,可以了解到文学批评的有些概念和方法是如何从论人物引入到论文学的 ,如形神、言意、风骨、文笔以及意象法、才性论、佳句品评和品藻流别。《世说新语》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分析,着重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协同共进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另一方面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7.
王红 《体育教学》2003,(6):48-48
农村中小学由于资金和场地所限,篮球、排球、足球等活动有时很难进行,而易于普及的乒乓球运动自然成了学校活动的重要项目。但由于球台少,尢法满足人多的要求,有时两人相持对打,其余同学长时间围观,水平较差的同学更是无缘问津。经过实践,本人摸索出一套争“皇”打法,使活动  相似文献   
58.
艾滋病肆虐发展中国家。“盗版”药物大行其道。国际大制药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政府激烈拉锯。专利与人命之争将在4月全面摊牌  相似文献   
5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发现中西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方面。关于这些方面的报道和故事很多,有一个故事描述得非常生动而形象。这个故事说,若在大街上遗失一元  相似文献   
60.
东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在内容、结构及其发展轨迹上各有其特点,其差异的哲学基础在于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不同;西方为以“民法”为主体的私法精神和法治精神,东方(中国)为以“刑法”为主体的公法精神以有治国方略上“德主刑辅”的人治与德治结合的精神。东西方法律文化相结合的理想模式应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保持法律文化先进性的关键在于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