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679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4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机械化的培养方式让本应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丧失了原有的本真,遮蔽了具有生命的个体,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关注。在解释学的关照之下,教学开始关注自我呈现,理解应作为教学的存在方式、视域融合应成为教学自我把握的途径、深度对话应是教学实现理解的通道。教学自我的显现,也是教学主体理解的实现,而教学主体的个性解放将成为教学自我呈现的内在要求和实质性内容,也将成为教学为之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2.
我随着家人从成都返回北京,先后转了两个小学,1947年在北京东铁匠胡同小学读完了四年级。这时候,我们几个同学相约,要报考北师大二附小(即现在的北京实验二小前身)高年级。那天,在报名的人当中,像我们这样自己走来的穷孩子并不多。报名的学生有坐小轿车来的,有坐人力车来的,最差的也是由家长陪着。排队报名的多数也是由佣人、听差代替。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排队大军沿墙站着,一个接一个的大人,远远  相似文献   
123.
《柳州师专学报》2015,(5):19-22
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他对妇女解放问题的严肃思考。他试图通过其创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解放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促使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文章以鲁迅笔下所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和妇女解放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分析她们的各自命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4.
《大纲》从总体性视野出发,阐明“现实的个人”不仅是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而且是空间性的存在.人的发展的三大社会历史形态就是不断打破空间界限,由“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的空间化过程.这种空间性变迁背后闪烁的是资本的魅影.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等经典命题对资本关系展开了空间批判,并且在资本的“创造性破坏”逻辑以及“流动性”与“自我固定化”的空间性矛盾中,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空间”被更多地赋予了自主性力量,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时间与空间、生产辩证法与空间辩证法、历史解放与空间解放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空间理论,对于回应西方激进左翼的理论诉求、诠释当下资本主义的生存境遇和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体现在重新理解和定位整个知识体系的内涵,改变传统的知识点讲授方式,整合整个知识体系的中心点,然后围绕中心点再辐射到各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红线是马克思哲学,而马克思哲学是生活哲学,生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中心点,而生活哲学的意蕴在于解决人和人的生活世界的关系,在全面批判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之后,要实现的是人的全面的发展与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6.
由于人们忽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分别沿着人工智能或者教育的逻辑进路对其进行浅层式本质批判,导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本质问题悬而未决。从技术视角和教育视角出发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本质进行解读均存在局限,应从文化视角出发对这两种视角进行突破和整合。从文化符号系统、文化关系生态和文化创造活动的维度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可视为具有解放人类属性的特殊形态文化存在。教育和人工智能所蕴含的解放本质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解放本质进一步揭示提供线索。立足文化视角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多维本质进行具体阐释,可发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是通过人机协同解放师生生命的活动、利用人机合智解放教育的实践以及助推智能时代人类解放的人机共生新型教育形态,确证了解放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深层次本质。要实现其解放本质,应理性对待相关异化问题并通过行动扬弃异化。  相似文献   
127.
“双减”是我国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大政策创新,旨在以人民为中心打造高质量和无束缚的育人环境,与陶行知所提出的教育解放思想存在基本逻辑的契合。教育解放思想以人为中心,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多维度解放,根治束缚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沉疴宿疾。深探教育解放与“双减”的耦合性,前者能够为后者作理论引导,推动后者主体指涉迈向多元、理念目标回归育人、实施策略趋于完善。在教育解放审视和作用下,着眼于效果浅层化、评价应试化、主体简单化的政策实施困境,建构以活知识为核心的贯穿式教育模式,打造以育人为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创设由多主体作牵引的整合型联动机制,应成为“双减”有效落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8.
张永娟 《小学生》2023,(10):139-141
语文课程向来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幼小衔接”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语言能力的起始阶段,也是关键时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理念,有效培养“幼小衔接”儿童的语言能力,使儿童在倾听、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9.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从历史、爱、种族苦难等多重视角,对美国主流文化下,男权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对黑人女性心灵的压迫和扭曲,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并为她们指出了一条自我救赎、获得解放的光明之路。只有整个黑人民族团结起来,反对压迫和种族歧视,才能争取美好的未来,创造人人平等的公平社会。本文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0.
布达拉宫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达拉宫是西藏拉萨的宫堡式建筑群。传说这座辉煌的宫殿缘起于公元7世纪,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吐蕃王朝灭亡时,古老的宫堡大部分毁于战火。现在的布达拉宫主要是洛桑嘉措主持的工程,他在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于1645年重建布达拉宫,并由摄政的桑结嘉措继续此举,到1693年才基本完工,历时48年,耗资白银约213万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