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4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梁玉川 《新闻爱好者》2011,(12):110-110
一篇好文章并非是一篇好的电视解说词,一篇好的电视解说词也并非是一篇好文章。写文章靠的是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文字思维,而电视解说词既需要表情达意的文字思维,又需要生活真实、心理真实、哲理真实的画面思维.是文字与画面的有机结合。这里,笔者就电视记者对画面和文字的运用,以及在运用中的思维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加剧。电视新闻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和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使其在竞争中彰显自己的本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33.
电视节目“包装”基本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系统地向读者介绍有关广播电视方面的知识、常识及应用理论,本刊从这期开辟“专题讲座”栏目,希望实践工作者、专家学者积极为我们提供稿件,读者如有相关要求,也请及时转告本刊编辑部。下面讲的是关于电视节目包装的话题,将分三次连载。  相似文献   
34.
电视与广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电视的解说词除了要口语化以外,还应注重画面语言。提高电视画面质量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35.
用好同期声     
成功的电视新闻片往往是画面、同期声、解说词融为一体,声像俱佳。近期,电视新闻拍摄中忽视同期声作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试从观众心理的角度谈谈电视新闻片中的同期声。同期声与画面。同期声来源于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精心选择,是新闻事件声响的再现。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具有自身的声音形象,同期声所再现的形象是事物在拍摄时间内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36.
蔡秀威 《今传媒》2010,(8):171-172
一、电视语态中国学者孙玉胜是最早提出“电视语态”概念的,他在《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中写到: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对电视来说,新的叙述方式一方面是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文风,  相似文献   
37.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修辞离不开语境,而其语境又具有特殊性,对语境构成的核心因素进行探析不失为研究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一个全新视角,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修辞语境构成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画面、目的、接受者、超时空、上下文五个方面,这几个核心因素共同起作用于解说词,使得解说词具有独特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38.
张梅 《青年记者》2009,(16):90-90
字幕,作为电视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元素,我们已经很难想象电视节目缺少了字幕会怎样。字幕已被看作与画外音、解说词同等重要的“第二解说词”,合理运用字幕不仅可以增加电视节目的信息量,而且能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视字幕主要包括电视片头名、电视标题、电视字幕旁白、广告字幕、片尾字幕等。  相似文献   
39.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这里讲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性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释的词,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能进一步体会到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正>民生新闻是以关注人民生计、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近年来,以民生新闻为代表的新闻栏目在地方电视台中日益发展,并以其不可替代的地域性、与老百姓生活的高度贴近性成为地方收视率的重要砝码和阵地.由此,民生新闻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新闻形式和比较鲜明的报道内容,特点突出.一是报道内容较为宽泛.凡是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事件,都会成为报道的内容.二是报道形式多种多样.与其他媒体相比较,音画结合是电视最显著的优势,为充分发挥其优势,很多民生新闻已不局限于解说词配画面+同期采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