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教育   3764篇
科学研究   909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285篇
综合类   140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192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四川档案》2008,(6):26-26
2008年12月,四川省档案局组织省级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审小组对省政法委、省直工委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检查验收。经过听、看、评、议四个程序,评审组认为,两家档案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基础业务工作扎实,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初见成效,达到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2.
本刊讯 7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做好全市档案工作提出要求。市档案局(馆)党组最近就认真贯彻《意见》精神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43.
公共图书馆报刊文献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丽华 《图书馆论坛》2008,28(2):136-139
通过对哈尔滨市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430住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1)公共图书馆的报刊读者对象及其基本构成;(2)读者对馆藏报刊的阅读利用情况;(3)读者对馆藏报刊的满意度;(4)读者对馆藏报刊订购意见和建议.据此,为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满足报刊读者阅读需求,做好读者信息服务工作以及报刊的订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4.
程巍先生的文章《为林琴南一辨——"方姚卒不之踣"析》(见《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9期)发表后,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拙文《重析"方姚卒不之踣"的乖谬及其论争意义》(见同刊2008年1期,以下简称《重析》)发表后,程巍先生又发表了《"方姚卒不之踣"案的大政治和小政治——兼答郭德茂先生》(见同刊2008年2期,以下简称《兼答》)。程先生积极执著、务实求真的精神令我感动!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同意见正可以通过相互商量切磋,乃至驳难针砭,才可以逐步明辨是非,进而推动学术进步。而程先生认真积极的学术态度,正是当下我们应该倡导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45.
对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的基本概况,并以国内公共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为具体实例,分析了该馆盲人阅览室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6.
陕西省档案法制研讨论文暨纪念《档案法》颁布二十周年有奖征文评奖工作圆满结束。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6名。为保证此次论文评审工作公正,省档案学会组成了7人评审委员会,先后进行了初选、初评、推选、  相似文献   
47.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日前通过东方网发表一封公开信,感谢网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近8000条意见、建议和问题。俞正声真诚地说:网友建言献策中提出很多真知灼见,其中不少是我们以前不了解或感触不深的。(见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8.
2005年末,网络青年胡戈的恶搞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名噪一时。此后,涌现出《春运帝国》、《闪闪的红星》等大批以颠覆性、讽刺性、无厘头、反传统为特征的网络恶搞。网络恶搞日益作为一种媒介景观进入文化研究的视野。网络恶搞:反精英话语的游击战术如今,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已经不是几个精英阶层的意见领袖可以随意左右  相似文献   
49.
于丹在央视读经典、谈<心得>,突然蹿红,并引发国人读经热潮,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于丹读经典,人们读于丹.一些"沙发土豆"、"鱼丸",将于丹的读解奉为真经.到底是不是真经?十博士和朱维铮先生等人已经有过不同的见解了.而这些正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中汹涌的意见似乎更"热"了于丹.  相似文献   
50.
在学术传播活动中,学术论著的评审工作非常重要,这种评审工作并不仅仅是编辑和审稿专家及读者的事情,其中“作者的自我评审其实颇为重要,因为一个严肃的作者是论文所涉及的学术领域的重要专家之一,其所作的关于创新因素与创新水平的自我评定是重要的评判依据。”[1]然而,长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