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辽 《全国新书目》2010,(21):66-66
《三人行》以主要篇幅,比较研究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三圣"。蔡元培是新思想、新思潮的毕生"护法者"。他视劳工为神圣,他到北大的第一天,即向身份卑微的校工行礼。此后,他每天进学校  相似文献   
72.
《文化学刊》2008,(3):170-170
黄玮在2008年2月3日人民网文化频道"评说"一栏撰文指出:文化记忆,从来都代表着我们对本民族独到文化属性或多或少的坚持。只是,喝彩这个激越奔放的动  相似文献   
73.
古往今来,我国无论是石碑、书信,还是春联,都曾有过无字的.尽管无字,却饶有风趣. 无字汉碑 汉武帝刘彻,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登泰山封禅,在泰山玉皇顶上立下一块无字碑,称作"汉石表".他认为自己功德无量,难以言尽,故不刊一字,任人理会和评说.当时的人们对此事不便评说,但后人对汉武帝的功过是非,却毁誉不一,褒贬各异.  相似文献   
74.
《收藏》2008,(5):38-43
当很多年轻人都不记得赖少其时,我们推出了“心迹千秋——赖少其的艺术”这一专题。也许,赖少其并不是中国美术史上宗师级的艺术家。但是他特有的军旅生涯以及他与鲁迅的交往都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视角,一个话题。作为军旅出身的艺术家,赖少其的笔墨并未抵达黄宾虹那样的高度。但其蕴于笔墨间的气势。却使他的作品抵达了许多书斋里的艺术家难以抵达的层面。这一层面构筑了赖少其的学术高度,也形成了我们刊发这一专题的理由。  相似文献   
75.
作为未来学家,托夫勒尽管也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前途做出某些预见,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一个可以与17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甚或是超过其意义的“革命”。至于这一“革命”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目前还难以具体、全面的言说。因而,他没有简单说什么是“财富的革命”,而是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财富的革命给予这个世界的具体、深刻的改变,衬托和展现财富的革命,让读者从内心经过归纳来体验。  相似文献   
76.
《新闻天地》2005,(7):62-62
长沙,三千年沧桑岁月,厚重的湖湘文化底蕴,铸就了他独特的城市之魂和发展之根。外地人评说长沙,一说“长沙很有文化”,一说“长沙人很会玩”,而这种“有文化”和“很会玩”的相互间不经意的碰撞.打破了长沙古城夜色的宁静,文化商人们先后认歌厅、酒吧、大剧场为文化载体,淋漓尽致地宣泄着他们对文化娱乐功能的趋同以及对文化市场的纯熟把握,竟然创出了别具一格,异常火爆的文化夜市.引发全国文化界.娱乐业的同行们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77.
《新闻导刊》2005,(5):15-17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一比喻集中代表了他们对评论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近几年来,言论在国内各媒体异军突起,报纸的不少版面都开设了言论专栏,形式也更为多样。时事评论——“因时而评”、“合时而著”的新闻评论,由于颇吸引读者的眼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报刊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78.
连战、宋楚瑜接连访问大陆,凤凰卫视全程追踪报道,与此同时,资深评论员倾巢出动,在前方、后方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展开评论,体现了该台“报道 评论”,评论与报道平分秋色的特色。综观评论员们对这次连宋登陆事件的解读,可以大致归纳出如下特点:全球视野,精英视角,历史解读,个性评说。  相似文献   
79.
甄西 《出版经济》2005,(5):17-17
有人批评说,与热闹的大众传播媒体相比,日本国民渐渐远离了读书生活,失去了宝贵的时光。要夺回流失的读书时光,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相似文献   
80.
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近来,一种周刊模式的电视新闻栏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周刊》、《世界周刊》,北京电视台的《本周》,辽宁电视台的《今晚直播周末版》等都受到好评。这些栏目主要是对一周以来的有关新闻进行回顾,评说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及重大意义,介绍新闻背后的新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