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255篇
科学研究   54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176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100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公益诉讼的困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制度设计缺陷的因素,也有法院审判能力欠缺以及公益诉讼理念与传统民事诉讼理念的冲突等因素。公益诉讼面临诸多困境,但我国社会的发展又急需确立公益诉讼制度,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使受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得以恢复,使违法者停止侵害。为此,我们必须寻求有效途径,走出公益诉讼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2.
事例:果果6个月大了,粉嘟嘟的小脸,大大的眼睛,非常爱笑,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家伙。果果刚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相继从外地老家赶来照顾他,等果果长大了一点儿,他们就相继回老家去了。果果的爸爸要上班,因此只有妈妈在家里照看果果。这天,果果的妈妈感觉身体不舒服,想去医院看病,需要爸爸在家照看果果,但他对照顾小宝宝不在行,连换  相似文献   
103.
教育纠纷是产生在具有教育法律关系因素的一种纠纷,运用调解解决纠纷受到学校及教育行政部分的青睐,但许多调解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平等、非自愿和不规范等问题,并潜藏着社会矛盾。为此,寻求其产生的原因,避免其不利影响,理性选择调解方式是完善当前解决教育纠纷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依法法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4.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20(5):F0003-F0003
州教育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狠抓教育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源头防腐制度,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与依法治校,依法规范教育行政行为和办学行为。近几年,全州依法梳理25项行政职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58起,处分85名有关人员,清退违规收费19.7万元,及时退还书款200多万元,改善了教育形象,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抓好行风建设 办人民满意教育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公诉案件被案人有申请抗诉权,而没有上诉权的规定,从6方面阐述了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并结合司法实践,就被害人上诉权的实现方式提出了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06.
家事诉讼遵守的原则是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法院必须确保离婚协议或判决符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加利福尼亚州,父母离婚时,法院要求双方以相互协商的方式制定未成年子女抚养计划,对监护权、探望权、抚养费等作出约定。如果当事人之间无法达成合意,法院命令他们接受离婚教育。接受教育后,由法院选任的专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未成功,进入审判程序。美国的父母离婚教育制度有利于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我国有必要借鉴这一制度,完善我国的家事诉讼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7.
为了遏止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无法得到有效救济日益加重的趋势,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与传统原告适格理论存在矛盾。本文从传统原告适格理论的局限性分析出发,在论证其对公共利益司法救济的局限性基础上,进而论述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对原告适格理论的拓展,最后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之上,探讨一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适格的理论模型。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  相似文献   
108.
民国时期是佛教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变革时期。作为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其整体上呈现出衰微与变革之势。寺院僧人无法维护其寺产,寺产经常被社会各种势力侵夺,业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民国时期寺产被侵夺的方式大概可分为外部侵夺与内部侵夺两种,以外部侵夺方式为主。民国时期的寺院僧人对寺产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其维权主要是通过佛教组织,并借助法律诉讼工具。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证人出庭难的现实对司法改革的羁绊日益突显。目前,对当前证人出庭的研究存在着诸多误区,例如对证人不出庭作证缺乏理性分析,对证人不出庭的价值有所忽视,制度设计缺乏现实性等。因此,从案件分流和证人筛选两个角度出发,认真研究证人不出庭制度,从而为我国刑事证人出庭难题的解决寻找一条新的途径不仅必要,而且必行。  相似文献   
110.
颅脑损伤是法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损伤,而判断损伤形成的方式和机制在案件定性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起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通过损伤形成的机制判断死亡方式和案件性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