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765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选文:规避历年高考和模拟试卷中的陈旧篇目,选文全新出现。注释与译文:参照中华书局权威版本,注释精当,译文准确。拟题:完全符合高考命题思路、题型和难易程度,并配有详细的参考答案。知识链接:《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知识点有机融入,随时积累。  相似文献   
52.
正文言文难学,一个重要原因是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有的同学说,如果让我去古代生活一两年,天天跟古人对话、用文言写作,我肯定能学好。真正回到古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可供你学习文言的对象,那就是"成语",因为成语被称为"活着的文言"。把学习成语与学习文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由此典型例词重温文言词义、词法和句法,又可彻底弄清成语的含义,从而避  相似文献   
53.
正前言汉语属于孤立语,其特点是,不是依靠词性的曲折变化,而是依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句子的语法意义。因此,对汉语语序和虚词的本体研究,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中,语法学、词汇学研究的重点。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杨伯峻先生主编的《古汉语虚词》,都是汉语虚词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54.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法理解的奠基之作,其词类理论是《文通》的重要内容。详细分析马氏在词类研究上的总体特点和具体特点,对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汉语词类问题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5.
称人的量词,最常用的有两个:“个”和“位”。用“个”称人,不带感情色彩;用“位”称人,表示敬意。这两个量词虽然很常用,却还常常用错。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演员或节目主持人用“位”来自称,如“今天我们二位给大家说段相声”“由我们三位来主持节目”等等,称自  相似文献   
56.
词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老大难问题,其中争论最多的是划分词类的标准问题。本文评述了汉语语法研究史上较有影响的几种划分标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7.
58.
高校古代汉语语法教学由于词类划分体系不一,在代词副词的归属,助词的取舍,量词是否设置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就给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学带来不便。章具体分析并探讨了近二十年来古汉语教材在词类划分上的分歧现象及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代词、副词虚实的确立,助词、量词的设置不仅符合先秦献的实际语言情况,而且可与中学言教学衔接,因而必须在高校教材中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59.
"打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因此词并非新词,所以所有版本的现代汉语新词类词典都未收.<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打望,1.张望,看一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