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4636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5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中考凝眸】近年来,随着话题作文、标题作文等开放式题型的普及,“立意自定”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同学任意而为,结果造成立意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2.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113.
范守纲 《中文自修》2001,(7):106-108
作文以高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如何备考,广大考生普遍关注。由此,有些考生轻信“猜题”,想走捷径,这是不可取的。说到预测,其实,就高考作文题型而言,不外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者既给材料,又予命题三种形式。近来,说得较多的话题作文,这原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所谓话题,即提供一个谈话内容,由写作者各抒己见,自由发挥。至于高考作文的材料。或谈人生,谈社会,或讲科学,论艺术,历届高考问有出现。完全没有必要在“猜题”上徒费精力,这样做,于考试无实益,于身心有大害。  相似文献   
114.
这是一篇构思别致的习作。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能让人耳目—新;但与佳作还有一定距离,中许多句子欠推敲。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教育应以实现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为首要目标。教师要在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掌控能力,引领学生通过课堂话题讨论,在不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使语言技能的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培育自然溶合。  相似文献   
118.
肩膀     
  张国学 《招生考试通讯》2006,(9):I0005-I0005
眼睛看到的是阳光,耳朵听到的是鸟语,鼻子嗅到的是花香,口中许下的是诺言,双手握住的是机遇,肩膀上扛起的是责任。当盘古用肩膀打起蓝天时,他肩负的责任是为大地上、蓝天下所有生灵创造生存空间。于是他的血液流淌成江河,身躯矗立成高山,呼吸幻化为微风,泪水挥洒作细雨,当他用双肩挑起日月,他用生命成就肩负的责任。当女娲用肩膀担起五色石时,她肩负起了为暴雨中的生命创造一方晴空的责任。于是,她燃起熊熊烈火,任滚滚浓烟黯淡她明亮的双眸,任红热炭火灼伤她的细嫩肌肤。当她用柔弱肩膀担起五色石飞向倾斜的天柱,她用美丽成就肩负的责任。当大禹一次次用肩膀担起泥沙时,他肩负的责任不是自己一个小家的安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述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文章集中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法结构的区别而造成的主位结构上的两大差异:汉语中居于主位的主语不一定像英语那样与述位中的动词构成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汉语小句复合体中主语常被省略,造成主位空位。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通过对英汉基本句类的主述位结构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主述位错位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0.
《上海教育》2007,(1A):52-61
2006年,我们组织、编辑“话题”时,总体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关注“课程·教师·发展”,关注课程教材的建设,关注教师的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在提供优质的普遍教育时,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这里,教育界一个热点就是针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发展需求,众多中小学已经开始了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发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探索。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与课程教材建设相关联,师资队伍的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认识到了问题本质之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努力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下,它如何有效开展昵?下一步如何有效实施昵?这值得校长和教师们思考。 同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如何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实现让学生学有成效?这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在广大人民渴望更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中,这一命题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和钻研。而这种学习和钻研将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程,因为教育是一门无法穷尽的艺术。[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