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31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正>新课程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以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我们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怎样构建情境?怎样解决问题?笔者对此作了如下的探讨.一、课前进行预习——提出问题课前预习不是简单的读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怎样学习,怎样去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提(找)出问题,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问题  相似文献   
62.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对教师教育课程起着统领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国以往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是"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虽有助于师范生夯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功底,但较少考虑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能力的需求。师范类专业认证推动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向"目的适切性"发展。在这一质量观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实践都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梳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从"知识本位"向"目的适切性"转变的潜在趋势及其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3.
<正>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发展又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评价的灵魂,特别是学生评价之本。所以对学生的任何评价,如果离开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根本目的,都是毫无意义的。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其指导思想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素质教  相似文献   
64.
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长期以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衡量教育质量的最主要标准,其客观上简化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上海教育界立足于现实,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率先推出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绿色指标”,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其改革实践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上海实施“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就是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追求,构建了包含品德行为、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学习动力、学业负担等指标的评价框架,以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从而全面分析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结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65.
张明芳 《生活教育》2014,(19):107-109
淮安六中秉承"构建幸福校园,成就幸福人生"的核心办学理念,牢固坚持"以爱和责任,让每一个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核心价值追求,培养"有爱心,有尊严,有情趣,负责任"的现代社会公民。寓爱于教,寓情于教,把幸福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上升到教育理论的层面。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校本教育观、校本管理观、校本质量观,并由此构成学校幸福教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66.
俞续宏 《学子》2014,(9):70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对象变化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也要转变。职业教育不能只埋怨学生素质降低,而是应提供给他们符合其自身条件和特点的教育选择,使其获得最佳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应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7.
多元质量观在我校中医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元质量观理论为指导,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核、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展开多元化研究,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8.
69.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身心素质,并充分发挥其特长的教育模式。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下面笔者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谈几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0.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电大开放教育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时期,需要更为理性的解决规模数量和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提高和确保质量才能使电大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从科学发展观视角进行分析,只有首先解决质量观的转变才能解决好存在的矛盾,使系统运作沿着内涵式发展道路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