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26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1731篇
教育   67220篇
科学研究   18028篇
各国文化   202篇
体育   2557篇
综合类   2658篇
文化理论   601篇
信息传播   29697篇
  2024年   478篇
  2023年   2003篇
  2022年   1097篇
  2021年   1747篇
  2020年   1971篇
  2019年   2132篇
  2018年   1103篇
  2017年   2037篇
  2016年   2479篇
  2015年   3969篇
  2014年   8475篇
  2013年   7619篇
  2012年   9010篇
  2011年   9502篇
  2010年   8387篇
  2009年   8228篇
  2008年   9622篇
  2007年   7386篇
  2006年   6175篇
  2005年   5704篇
  2004年   4499篇
  2003年   4299篇
  2002年   3817篇
  2001年   2958篇
  2000年   2097篇
  1999年   909篇
  1998年   750篇
  1997年   622篇
  1996年   482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影响现代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校合作的理念近年来备受世界关注。这种合作理念在西方国家发展得比较完善。有的国家或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合作理论和实践策略。我国在这方面起步相对较晚 ,存在的问题较多。笔者分析了影响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因素 ,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 ,对如何优化我国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环境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2.
53.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事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窗口的高校图书馆,应当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任务,坚持不懈的抓下去,不断地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4.
论书目控制与数字化信息组织的交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目控制是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组织的主要方式,数字化信息组织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的基础结构,两者之间的交融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将共同构建未来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55.
文章论述高校图书馆利用地方资源服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井探讨了服务原则和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56.
论述了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体会,分析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对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献资源建设和服务、特色建设和资源共享、“学科馆员”的培养、网络建设和献信息传递的强调和重视。  相似文献   
57.
数字图书馆运作中侵犯版权的客观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的相对缩小、图书馆法律地位的异化和图书馆利用信息模式的改变等三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运作中易于侵犯版权的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图书馆员能够提高版权保护意识,掌握保护版权的知识与技能,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侵犯版权的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阐述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指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适应网络环境就必须调整馆藏结构,建设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积极拓展图书馆传统服务,创新现代化情报咨询服务,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59.
建设军队院校图书馆数字化馆藏要处理好在线获得与非在线获得、特色数据库与特色数字馆藏、信息组织中《中图法》与军事学科体系、军事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关系。实行联采、统编、分藏是解决军队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问题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60.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旧有的“德主刑辅”道德与法制建设的模式显露出一定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建立以法制为前提的“以法护德,德法并举”的新型道德与法制的互补关系,并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贯彻,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