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教育   16041篇
科学研究   2324篇
各国文化   45篇
体育   935篇
综合类   1052篇
文化理论   287篇
信息传播   11011篇
  2024年   920篇
  2023年   3528篇
  2022年   2531篇
  2021年   2573篇
  2020年   2118篇
  2019年   2127篇
  2018年   905篇
  2017年   1327篇
  2016年   1282篇
  2015年   1769篇
  2014年   2239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1776篇
  2011年   1637篇
  2010年   1235篇
  2009年   913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谢耘耕  倪握瑜 《传媒》2006,(12):18-23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作为最能引导潮流的创意产业,中国传媒业在这一年注定风生水起. 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急流勇进,到新兴媒体开始向传统媒体与产业伸出和平之手的善意之举2006年,中国传媒业在经历了2005年的惊醒、迷茫、元奈后,无一不开始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各种调整与创新,新老媒体正经历一次涉及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2.
李红 《新闻记者》2006,(7):55-56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当前广播电视报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甚至有专家预言:广电报是一种阶段性的报纸,从高峰走向低谷而后消亡,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那么,究竟广电报会不会即将消亡呢?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活动,从传媒功能来说,广电报和其它传媒只要其功能外延不完全重叠,或者广电报的外延没有被其他传媒所涵盖,那就谁也替代不了谁。也就是说,广电报的生存之道在于发挥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功能与效果,并满足受众的需要、得到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3.
韩彪 《现代传播》2006,(4):103-105
IPTV结合了电视、通信、互联网各自的优势,将成为实现三网融合的良好模式。从传媒角度来看IPTV,其对电视媒介的理论实践、传受关系、经营运作都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并最终威胁到电视媒介在价值链中的主导权地位。国际IPTV发展的缓慢给中国提供了一次百年难求的大媒体勃发的机遇,中国的IPTV实现了传统电视传受理念和经营模式无法实现的飞跃,依托目前电信的良好市场运营体制和经验,直接跨入付费电视模式的运营,而不像传统电视只依靠广告这单一的盈利模式,这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4.
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Convergence是当今新闻传播学中最重要同时又语意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追溯该词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历史演进,阐释了不同传播语境下该词所表达的6种不同涵义: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inMediaTechnology)、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ofOwnership)、媒体战术性联合(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ofMediaOrganization)、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ofinformationGathering)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ofNewsStorytelling),并简介了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业界及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本文概述了情报工作和情报学诞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过程,分别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和数字化时代等三个不同时期考察了情报工作和情报学诞生与发展的社会环境条件、所遇到的问题和冲击、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措施.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时代情报学面临的新挑战和学科融合与创新问题,并对当前情报学界的几个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6.
2006年11月,新华社技术局组织了四人技术考察小组赴美国、英国、法国进行技术考察学习,先后考察了总部设在硅谷的SUN、ORACLE、CISCO等三家世界领先的IT公司,与世界三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进行了技术业务交流。在新华社各级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整个考察取得很大收获,考察组成员既得到了一次了解IT技术发展前沿的机会,又与我们的世界级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考察组深切感受到,在世界日趋走向高技术竞争的今天,国外IT企业无一例外的引入融合创新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公司产品及企业文化中,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赢得用户;而像三大通讯社这些世界性通讯社,一方面在不断地巩固、扩大自身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加速应用最新技术开拓新媒体市场,在竞争中求变。下面对本次考察学习的所见所得汇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7.
图书馆学专业学术评价的难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搞好学术评价是一个时代话题。从评价者的角度来看,所有学科的学术评价有共同的难点,科学融合时代,图书馆学专业的学术评价也要纠缠于这些矛盾中,而且在交叉科学研究评价方面有更多的学理问题。对他们的分析有助于本专业学术评价机制的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178.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跨界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出发,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需要在多方协作的环境下才能真正有效发挥作用。提出由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提供商、情报信息提供商、图书馆、顾问咨询公司、高校等联合建立企业竞争情报协作环境,描述该环境下竞争情报工作各环节的合作模式,并分析用于支撑跨界合作的CCIS软件系统的实现要求。  相似文献   
179.
学术数据库与普及型搜索引擎的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维普资讯数据库与Google Scholar的合作实例,阐述学术数据库在跨界合作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包括观念前提、技术机制、品牌互动以及现实意义。就我国学术数据库在网络时代的发展战略提出思考。跨界合作双方需要统一观念,能够平衡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跨界合作产生的互换网络广告、文献应用评价以及建立开放的信息传递机制将学术数据库行业引入新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80.
《电子出版》2005,(4):41-41
照着当今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趋势,谁能想像得出或者预言出:未来的网络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对于这个问题,估计谁也不会信口狂言,做出毫无根据的判断。因为“不是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言真意切。但是,就目前网络发展的态势来看,谁也不会否认:融合的网络,起码将是人们在近几年努力追求和为之实现的目标。融合的网络被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