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9416篇
科学研究   1691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268篇
综合类   527篇
文化理论   206篇
信息传播   4765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1059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640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649篇
  2016年   821篇
  2015年   1140篇
  2014年   1850篇
  2013年   1187篇
  2012年   1184篇
  2011年   1239篇
  2010年   908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心 《编辑之友》2006,(1):11-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出版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烈变革时期.在这场变革中大学出版社该如何抉择 ?大学出版社将走向何方?这是所有大学出版社都必须直面的问题.而占出版社总数约 1/5的大学出版社如何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出版业的发展,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笔者就大学出版社的未来走向问题,请教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明舟社长.  相似文献   
72.
文心 《编辑之友》2006,(2):13-15
当前中国出版业正处于体制转型、技术替代、管理创新的巨变之中,在这场变革中,出版理论研究到底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同志. 文心:当前的出版变革特别需要理论指导,我国的出版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为什么许多业内人士对出版理论并不重视呢?  相似文献   
73.
谢耘耕  倪握瑜 《传媒》2006,(12):18-23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作为最能引导潮流的创意产业,中国传媒业在这一年注定风生水起. 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急流勇进,到新兴媒体开始向传统媒体与产业伸出和平之手的善意之举2006年,中国传媒业在经历了2005年的惊醒、迷茫、元奈后,无一不开始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各种调整与创新,新老媒体正经历一次涉及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与融合.  相似文献   
74.
对于当前报业,不管我们持"冬天"的悲观论调也好,还是抱"春天"的乐观理由也罢,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受新兴媒体冲击和其它一些因素影响,传媒格局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国报业处在一个重大的"拐点"上.  相似文献   
75.
白玲 《现代出版》2006,(1):56-57
随着我国加入WTO,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也在加快。就我国出版业而言,在国内是处于体制转型期的朝阳产业,但在国际上却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无论从我们的运作体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还是影响力,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反差决定了当前我国的出版业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76.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新媒体的涌现、宽带上网的快速与普及,传统的广播受众出现了不断转移的现象,年轻人倾向于网络的互动与自主,各个国家广播受众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演变。在这样的传媒受众结构和社会人口结构之下,传统广播媒体如何向新版广播媒体过渡,从而以应变的姿态和行为增  相似文献   
77.
2006年5月15-19日,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媒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设立了16个主题会议,分别涉及“传媒产业:全球化和多样性”、“电信、新技术与传媒经济”、“印刷媒体、广电新闻  相似文献   
78.
去年8月,浙江日报创办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周刊》。4月29日,该报以转型社会中党报如何发声,发什么声为主题,邀请了京沪杭的业内专家,召开了《社会周刊》点评会。来自中宣部有关部门、省委宣传部、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新华社《中国记者》、科技日报、中华新闻报、中国图书商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浙江省记协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们的发言,不仅谈及《社会周刊》,更多地涉及党在新历史时期的宣传工作和党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使命与职责、宗旨与定位、理念与视角、坚守与创新、挑战与对策等重大问题。他们的发言,对做好党报的新闻宣传有很强的启迪。本期刊登的发言摘要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79.
谈文儒 《新闻实践》2006,(9):32-32,33
县市报在从过去的县(市)级党报向区域性报纸转型过程中,如何把工作性报道做得更好,如何紧密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今年以来,温岭日报在这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较好地发挥了县域报纸对中心工作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0.
广播作为弱小媒体,在技术变革当中,依然探寻规模扩充和市场扩充,利益与存亡依然是潜台词。而广播媒体所必须依循的原则,是在机遇中纳入新的技术,注入新资源,并构建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