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从我国黑龙江省抚远县出境,乘船一个多小时即抵达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一入境,金发碧眼、一口流利汉语的边检小姐那迷人的微笑便给人留下了亲切友好的第一印象。安排好住处,稍事休息,我便走上街头,开始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风韵。街道很宽敞,两旁栽满了枝繁叶茂的行道树,多为耐寒的松柏等,高大挺拔,排列整齐,远远  相似文献   
92.
93.
2010年初春,受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党政领导委托,我带第四批赴俄留学生一起到俄罗斯共青城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报到并作短暂的访问,对方热情而友好的接待以及俄罗斯远东的风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相似文献   
94.
罗斯福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罗斯福刚上任时,在实力上缺乏后盾,在舆论上得不到支持,只能是维持远东和太平洋的现状。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罗斯福的对华政策悄然发生了变化,远东局势成为他密切关注的焦点,对华政策也成为远东政策的核心。在整个罗斯福时代,其对华政策跟美日关系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5.
从早期俄国对远东市场的依赖入手,在介绍水运对早期俄国东扩的影响后,着重结合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对19世纪中后期,俄国在西太平洋沿岸尤其是中国黑龙江流域、黄海沿岸等远东地区的(不冻)港口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展现了俄国这样一个工业落后、远东力量薄弱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出海口和不冻港的急需,一方面揭示了俄国在远东政策的渐进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远东运动会的创办与发展及对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远东运动会是近代亚洲地区最早的综合性运动会,从1913年—1934年分别由中、日、菲三国举办了共10届,中国承办了第2、5、8届。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参与及承办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不仅激发了国人对体育的关注,也促进了当时我国全国性体育组织的成立、运动员选拔机制的形成以及竞赛体制的形成,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7.
上世纪初,作为远东第一商业中心的上海曾出现过“邮轮竞渡”的景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滩的繁荣,上海与世界的距离也住悄然间被批近..来自意大利的轮船“康捉凡带”号不仅见证了这段特殊的历史,存二战期间。  相似文献   
98.
冷战期间,美国为实施对苏联和中国的遏制战略,在远东地区部署了相当数量的核武器装备。艾森豪威尔政府“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出台为美国向包括远东在内的海外军事基地提供核装备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具体部署的决策中,国务院与军方就部署时机等问题展开争论。对于冷战时期地区关系格局的研究来说,美国在远东的核活动史是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
外报来华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现象,东北地区尤其是哈尔滨外报在时间、特点等方面较关内地区不同,形成了20世纪初期十年哈尔滨报业独具的特色。在哈外报在充当宣传工具的同时刺激了国人报刊的出现,俄日机关报、国人民营报奠定了日后一二十年代的新闻事业格局,政治控制和文化传播作为显隐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在华外报消失。  相似文献   
100.
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重要的国务活动家。他任财政大臣后实行了新的远东外交战略。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积极参与远东国际竞争;与中国结盟确立俄国在中国的优势地位;与英日在中国和朝鲜既展开争夺又寻求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