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489篇
科学研究   40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1篇
综合类   15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霍亮 《山东教育》2003,(21):38-40
现行中学开设有很多门课程。这种设置往往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人为地分割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现象并不是哪一门学科能解决的,常常是综合的,如环境问题,社区规划,这需要几门分科的综合应用,而数学建模正体现了这种综合性。  相似文献   
52.
高校科技管理机构是高校为贯彻党的科技方针,实现共同科技目标,完成科技任务,按照一定的原则而组成的重要组织机构。这个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是高校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前提。近年来,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就高校科技管理机构的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3.
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导向是其具体体现。对此,要解决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即针对性与适应性关系,即就业竞争力与人力发展后劲关系问题,必须着力于两大关键性问题:实行“订单培养”是有效途径;全面准确把握就业能力是根本基础。同时要倾力构建“技术应用学科”课程体系,切实保障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的落实。  相似文献   
5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涵化理论赋予了新的含义.涵化理论在目前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中依然存在,但互联网的特点使得涵化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对受众的单向线性影响变为了受众与媒介的双向互动.受众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行为接受着互联网话语的教化和培养,这些行为和因素都在影响着涵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理论框架及效果评价,也影响我们对互联网受众的认知与价值发现.  相似文献   
55.
蒋宏达 《职教论坛》2007,(21):43-4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才培养规格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重要保证。教育效果有滞后性,中等职业教育只有贴近市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有生存的空间;同时教育又有"引领性",中等职业教育同样肩负这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引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向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要强调适应性,又要强调引领性,两者不能偏颇,为适应而适应是短视的、趋利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误区,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56.
通过田间试验对目前遂宁市待推广种植的14个玉米新品种,从生物学和栽培学角度,对其产量进行探讨,筛选出最适合该市种植的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从态度意愿、理念和知识能力三个层次,对新课程背景下浙江省小学教师角色适应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程序,制定完善的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58.
魏洪  王天虎 《中国培训》2006,(10):25-26
适应性培训主要是指培训目标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突出企业特点;培训内容应与参训者的文化程度、职业水准相适应;培训方法应与培训内容、成人学习特点相适应。也就是说,培训应充分适应企业及员工需求,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当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不够深刻。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仍存有偏差,他们中部分人认为培训的重要性仅仅表现在员工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对于培训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如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企业凝聚力的加强、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等方面认识不足,结果是重视技能培训,忽视态…  相似文献   
59.
谢菲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31-132
追溯客家的渊源,它原本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居民,汉民族中的一支民系。由于战乱或其他政治、经济等原因,秦汉以后,尤其是西晋以来,客家的先民大量南移。据历史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中原  相似文献   
60.
高职教育中人才的培养目标应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进行调整。论述了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以适应人才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