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物"是《老子》书中的一个高频词,但其丰富的含义及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揭示。对比研究郭店楚简本《老子》和王弼本《老子》可以发现,"物",在"楚简本"中基本指"一切自然存在者",其含义比较单一、明确;而在"王弼本"中,其含义则比较复杂,"物"或意指"道"。由此可以推断王弼本对郭店楚简本《老子》之文义存在继承与发展。另外,只有建立在"道"、"物"、"器"三个层次相区分的基础上,《老子》中的"有"、"无"之含义才能更明晰。  相似文献   
12.
刘伟博士著《郭店儒简所见生死观研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共计20万字。本书以《郭店楚墓竹简》一书中的儒家著作为研究基础,对其中所见之生死观念加以探讨。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对《郭店楚简》中的18篇儒家文献进行界定;第二章探讨的是《郭店儒简》对生命本质(人性)的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包山楚司法简的案件文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即有类似后世"直诉"的诉讼程序制度实践,而且当时楚国的"直诉"程序已经较为成熟并应达到制度化的层面,楚国的"直诉"制度也可能正是同时期成书的《周礼》关于"路鼓肺石"类直诉制度的实践渊源。由此可以判断,直诉制度的成型应在战国时期,我们对汉唐时期直诉制度方才成型的传统观点,有必要进行再检讨。  相似文献   
14.
15.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缁衣》第九章引《诗》,学者以为是《小雅·都人士》,但用字、用词、用韵、句数、结构、内容与《礼记》所引、《毛诗》迥然不同,也不见于汉代服虔所言逸诗。而《毛诗·都人士》首章与后四章在内容表达、主题思想、结构逻辑又难以统一。因而“三家则亡”,“毛氏有之”,不过是郑玄所见文本的一家之言。《礼记》引诗是对旧本的增益改换,后世《毛诗》学者将其中《缁衣》“子曰”文字写入诗序,也将诗句移入《毛诗》文本,成为《毛诗·都人士》首章。但有学者指出郭简为“节引”,“鲁、齐、韩三家诗没有《毛诗》的首章六句,当属脱漏”,也是值得再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郭店楚墓出土竹简《语丛一》所言“宾客,清庙之文也”,是释礼的精言.清庙之文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文饰,一是动态的文饰.静态的文饰指清庙的建筑形制,动态的文饰则指诸侯助祭及觐见天子在清庙内外的种种威仪.  相似文献   
17.
郭店楚简、上博简主要为先秦诸子特别是儒学思想文献有所不同,清华简则涉及到诸子学之前王官学的相关内容。由于清华简的其他简文尚未公布,对于其整体内容还不能妄下断语,但就已公布的《保训》篇部分简文来看,它给学界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如赵平安先生在《(保训)的性质和结构》中说:“此篇提供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训’的样本。特别是训...  相似文献   
18.
1993年郭店楚简被意外发现,经统计,竹简共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 000余字,共18篇。这些典籍可分为三类:一是道家的著作;二是儒家的著作;三是专门论述君臣间权谋、具有纵横家色彩的著作。这批竹简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为最原始的"版本",并没有经历代校注过,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开启了楚国哲学与文学研究范围内新的学术领域,其思想性与文学性的成就,为当今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19.
正初识经典2012年4月24日,一批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楚国竹简《左传》在杭州首次公开亮相。这批印迹斑斑、长短不一的楚简与目前流传的《左传》内容基本一致,首次证实《左传》的成书时间最晚不迟于战国时期。从而破解了千百年来关于《左传》的真伪之争,明确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的历史地位。《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春秋》撰写,其记事完全以鲁  相似文献   
20.
古墓新知──郭店楚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4月 1日─ 4月 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朴先生应邀在荆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讲学活动。 4月 2日上午 ,庞朴先生在荆门宾馆四楼会议中心作了题为“古墓新知──郭店楚简的价值”的学术报告。现征得庞朴先生的同意 ,特刊发出来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