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楚简遣策车类字词繁多,且多与传世文献不合,对这些车名、车器加以考释,对于识读战国楚文字、探究楚国名物、文化、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正>墨迹鉴定、含水率分析、C-14测年再加上树轮校正,一切可能的科技手段都被用上,只为了证明2008年出现的"清华简"古书比秦始皇更老。伴随一缕轻烟从试管底部升起,两块竹片瞬间化为乌有。这两片竹片的年龄也许已经超过了2000岁。它们是从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03.
<正>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一、文字识读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己,"上己下口为已,郭店楚简习见"。  相似文献   
104.
印海拾珍     
<正>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一、文字识读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己,"上己下口为己,郭店楚简习见"。  相似文献   
105.
"(尚)"在甲金文及其它先秦传世典籍里难觅踪影,而在楚简里则大量使用.对楚简里"(尚)"的构形造意进行考察,有利于我们构想"(尚)"在早期的使用形态,揭示"(尚)"、"敝"、"幣"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丁声树曾讨论过"弗"和"不"的区别,他认为"弗"字似乎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但《尚书》中"弗"很多,多有例外。丁声树援引石经以及其他古书引《尚书》的语句,辨明其中多有由"不"误为"弗"的。照此看来,古书中有些"弗",原来应是"不"。这种看法是可信的吗?  相似文献   
107.
利用郭店楚简文字材料,对<老子>和<札记>中的两段文字加以校勘,并提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8.
宋华强先生的《楚简数字卦的再讨论》一文认为楚简中的易卦符号是所谓数字卦,并反驳了李学勤先生对数字卦说法的质疑,但楚简中的易卦符号不是数字卦,而且早期出土材料中的易卦符号也都不是数字卦。研究出土文献中的易卦符号,应该区别经文和实际占筮,而不是以时期划分为数字卦和阴阳卦。  相似文献   
109.
“可”字在《上博》中为常见字,用法多样,除了读作本字之外,尚可读作它字,计有以下五种读法:一、读作本字,《君子为礼》:“虚子可亓 也【3】。”:二、惯用通读作“何”,如《季庚子》:“青(请)昏(问)可(何)胃(谓) (任)之惪(德)【2】”;三、通假为“诃”,如《周易·豫》:“可(诃) (豫)[14]”阜阳本作“诃豫”,帛书本作“杆余”,今本作“盱豫”;四、通假为“兮”,如《有皇将起》:“又(有)皇 (将) (起)含可(兮)【1】”;五、通假为“奇”,如《曹沫》:“必 (召)邦之贵人及邦之可(奇)士[29△]”。即就“可”字这五种读法进行讨论,整理出《上博》“可”字的用字情形,尚祈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