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01.
《科学与文化》2009,(2):38-39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们不仅是村镇居民,也是都市人出游途中可能遇上的突发事件。其实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  相似文献   
102.
关越 《世界发明》2010,(4):31-32
网络的菜园子毕竟是虚拟的,没有沾上泥土的双手也无法给“农夫”一个确切的定义。不管怎样,都市人沉迷于菜园子都说明了士地和手工劳作对现代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3.
正确答案     
想作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都市人还真是难。这不,好日子刚过了没几天,就又要低碳了。又想保护环境,又不能没有汽车,汽车的动力性还不能太差,该怎么办才好呢?面对这么个难题,汽车厂商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选择题——混合动力、清洁柴油、天然气、纯电动、生物乙醇……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这道题该怎么解呢?  相似文献   
104.
一直都觉得今天的我们与乡村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回不去,却也走不出。每当听到周围的都市人感叹、向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时,心中就会无端生出几分苦涩来,  相似文献   
105.
温暖每个家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4,(13):14-14
作为首部中日合作的治愈深夜剧,《午夜计程车》司述了一名只在午夜出车的计程车司机所遭遇的十则都市人的心灵故事,影帝大叔成泰桑、可人萝莉刘雅瑟现身探班现场,并道出了拍摄中诸多幕后趣事。探班当日所拍摄的乘客是一名离家出走到崇明岛寻找母亲的少女,  相似文献   
106.
近代,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随着社会结构商业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朝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普遍的重商主义影响下,金钱控制、支配了伦理和情感,功利价值观取代传统伦理价值观成为都市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指导都市人行为的风向标。都市人以理性至上和冷漠的心态来应对复杂多变的时势和激烈残酷的商业竞争。《子夜》真实地折射出都市人的精神生活。小说中描写了各色被金钱俘虏的都市人,表现了他们的理智和冷漠,也表现了近代都市人自由平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7.
剪得秋光入卷来王清铭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②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却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长年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  相似文献   
108.
他试图要做的便是在这一景观社会中构建一座别致的精神小筑,以安放这无家可归的灵魂。鲍曼曾经将现代社会形象地称之为"液态的现代世界",因为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一切都"像所有流体一样,它无法停下来并保持长久不变","稳定的状态"成为一种奢求。的确如此,都市中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掩盖不了漂浮于此的都市人心灵的荒芜,而困境不仅仅在于这样的无根状态,还在于生活的速度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将现代人逐一"肢解",化为碎片。这些碎片给人带来焦虑以及安全感的消逝,也以万花筒式的影像折射出时代的景观。文学不仅仅是对这些景观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成为抵抗现代性侵蚀的一种武器。  相似文献   
109.
当玩户外成为越来越多年轻都市人新的休闲方式时,还很少人真正意识到.对于如何保障自身的安全.自己应担有最大的责任,而不是把它托付给其他任何一个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0.
严瑶 《青年记者》2007,(6):78-78
都市人可以不看故事片,但必定会看纪录片。不知什么时候起,纪录片开始走入了一个“好心人帮可怜人”的怪圈,说些市民的家长里短,道些个人的不幸身世,为煽情而煽情,为猎奇而猎奇,一旦见有被访掉眼泪,镜头迅速推上去,盯住不动,反映出强烈的窥视欲,使当事人在事后观看时显得很尴尬,大搞“城市悲情”。纪录片其实很精彩,如果把纪录片定位于平民百姓,并在概念上再宽泛些,在形式上更多地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就会叫好又叫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