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金枝 真没想到,事情的结果却是如此可悲。谁都无法相信,山林在种种折磨中挺了过来,却预料不到山里的人整整换了一茬。多年以后,我只见到一个疯女人,她骑在毛驴身上,神情悠闲地与我擦肩而过。她的丈夫心疼地扶着她的腰。我感到她很面熟,似乎与我曾经朝夕相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2.
《新闻天地》2007,(5):64-64
不知读者是否还记得,2000年5月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焦点访谈,广西生活频道情感传奇,中央三台名人访谈,广州有位“李时珍”婆婆,全篇讲述李玉太从中医学院退休后坚持20多年自采山草药,中医辩证,治好了很多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并达到不易复发的效果。在访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广州市白云区65岁老人黄德初,20年前因气管炎慢性发作转变为支气管炎哮喘兼肺气肿,平时咳嗽气喘,易感冒,天气变化更甚,多年来靠打吊针服用西药控制病情,1999年经人介绍服用李玉太的衣钵传人陈德堂的32剂名贵山草药,说来谁也不相信,只服二剂药病情即得到全面控制,经30天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3.
费琼琼 《兰台世界》2007,(11X):55-56
本文试图追述陈郡谢氏家族在刘宋一朝的发展轨迹,进而揭示刘宋对晋世名门既倚重又打击的政策特点,以及由此折射出的门阀氏族在刘宋渐趋衰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4.
马春花 《考试周刊》2015,(15):18-19
作为张恨水的代表作,《金粉世家》一面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在这个庞大家族从兴到衰的故事里,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出身、家庭背景、所接受的教育及二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冷清秋身上所凝聚的民国时代知识女性的美,强化了其悲剧色彩;而金燕西身上则浓缩着特殊背景下的贵公子在新时代的冲击下,不堪忍受生活与时代变故,成为生活的失败者的典型特点。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就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子、父丧、家败和离婚等一系列事情,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人生的无常、情感的无依和时世的无奈。他们在爱情上是自由的,婚姻上是自主的,但自由的情感发展最终没能使得他们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本文揭示了《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意在分析该作品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同时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太平御览》卷二〇二引唐·李绰《尚书故实》记载,唐代诗人杨敬之特别爱才,十分赏识一位叫项斯的士人,在《赠项斯》一诗中说:"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由于杨敬之的奖掖,项斯名达长安,第二年便一举中第。后来就以"逢人说项"四字成文,比喻到处说某人的好处,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多用于褒义。例如宋·杨万里《送姜夔尧章谒石湖先生》诗:"吾友夷陵萧太守,逢人说项不离口。"清·薛雪《一瓢诗话》五十:"或心知,或亲串,必将其  相似文献   
106.
《汉书·陈胜传》围绕着文字考据、史实征订、人物称呼等方面对《史记·陈涉世家》进行了诸多删改。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班固的"剪裁"多有论述,并提到了二书对陈胜称呼的差异,对《史记》的"世家"之体也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07.
国庆前夕,我们驱车前往平江采访三个教师世家。其感人的事迹,其对祖国教育事业的钟情,无不感动着我们。虽然用文字、用照片不能全面反映他们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但至少能表达我们对所有从教者的深深敬意……  相似文献   
108.
109.
范曾 《中国文化》2006,(1):227-230
余自總角之年,漸識家學。每讀堂中曾祖伯子先生聯:“攬轡登車,一世澄清須滿志;讀書閉 戶,萬家憂樂盡關心”,中心勃鬱,知君子之行藏,不惟獨善其身,亦且兼濟天下。先嚴子愚先生 則諄諄以告先祖仲淹先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寧鳴而死,下默而生”、“下為  相似文献   
110.
《收藏》2006,(8):187-187
我祖籍宜章凤岗村.历代官人不少。父亲系乡里文人,好惜守旧物。我承其志好收藏20余载,现藏有历代瓷器、铜器、玉器、家具等近600套件。近因资金运转稍艰.欲部分转让,欢迎有意者光临洽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