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6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7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小言论是指新闻媒介所设置的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群言型的篇幅较短的新闻性言论作品。例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北京日报的《京华晨语》、文汇报的《虚实谈》、今晚报的《今晚谈》、莱芜日报·鲁中晨刊的《汶水语丝》等等,这些专栏或在全国范围内或在当地受到社会关注和欢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出于它是新闻与言论合二为一、事理相融的新闻性较强的评论文体。  相似文献   
122.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从《一名新记者的困惑》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新闻记者》2005,(1):38-40
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在采访阿富汗中国工地遇难者家属时.遇到了采访新闻重要还是尊重遇难者家属的平静更重要的困惑(见《新闻记者》2004年第11期《一名新记者的困惑》)。类似的尴尬,不少记者采访中都曾遇到.李宁源提出的问题也是带有普遍意义的。近两年来,各种灾难事故报道在媒体上日益增多。但是如何处理好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如何把握灾难报道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3.
肖峰 《新闻知识》2005,(10):20-22
这两年,媒体业屡有丑闻爆出。中央电视台的赵安落马,“湘中名记”伍新勇的案发,繁峙矿难11名记涉嫌收受贿赂。前段时间,偏居湖北黄冈的《鄂东晚报》义成为焦点,为了创收,该报社内部卜下“通力配合”,用“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形成一条从报社领导到记再到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24.
辽沈晚报记三下合肥,两次深入假币团伙老巢。调查采访的过程惊心动魄。案件引起了公安部和安徽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制定代号为“猎鹰行动”特别抓捕行动,三名涉案团伙成员全部抓捕归案,缴获花边假币54万元。中央电视台记随同本报记全程参与报道。公安部、安徽省公安厅专为记这次勇敢,机智的表现,发来了感谢信和慰问电。  相似文献   
125.
陈雪 《新闻三昧》2005,(7):26-27
在我国,老百姓往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媒体当作最后的希望。媒体将求助的困难报道出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得他们获得帮助、问题得以解决。我们且将这类报道称为救助性报道。在此类报道中,关于女性舍身救亲人的报道近年来层出不穷。据对《南方都市报》、《辽沈晚报》、《重庆晚报》、《新快报》的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2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0):68-68
《动物素描》;《一本书和一个世界》;《金陵子弟江湖客》  相似文献   
127.
杨涛 《今传媒》2005,(3):47-47
“最近生意怎样”,一段时间以来,这已成为《鄂东晚报》的记者们心照不宣的打招呼用语。所谓的“生意”和“办案”,就是记者们去一些出现问题的单位进行采访,而后被曝光单位主动找到记者或被动地叫去看稿,在交纳一定数额的“宣传费”或“征订费”才能免灾。而这一切都是在报社领  相似文献   
128.
地市报如何彰显摄影报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华 《新闻记者》2005,(5):75-76
今天,各级各类报纸已进入“厚报时代”、“渎图时代”,新闻摄影报道也进入了“电子时代”、“数码时代”,在保持和发扬晚报特包的前提下,推进新闻摄影报道创新,为读者提供思想性、新闻性、可观性兼备的图片.是新闻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报业竞争的要求,更是读者和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9.
甄奎 《新闻记者》2005,(10):62-63
一、党报要闻版的“双重压力”。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人们常常把要闻版(头版)比喻成“会客厅”、“脸面”,甚至还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虽有“以貌取人”之嫌,但也颇有道理。  相似文献   
130.
经济新闻写作的读者本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 《新闻知识》2005,(2):61-6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而经济新闻在报纸中的分量也日益加重。新世纪以来,除了纷纷涌现的新财经类报纸,综合类报纸也加大了经济版面的建设力度,大部分日报、晚报、都市报都设置了经济专版,如证券、财经等,而以经济报道称的《深圳商报》更是大打经济牌。做好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