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教育   22865篇
科学研究   2706篇
各国文化   72篇
体育   563篇
综合类   658篇
文化理论   91篇
信息传播   121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809篇
  2013年   1581篇
  2012年   1804篇
  2011年   2066篇
  2010年   1831篇
  2009年   1704篇
  2008年   2593篇
  2007年   2019篇
  2006年   1198篇
  2005年   1369篇
  2004年   1328篇
  2003年   1345篇
  2002年   1209篇
  2001年   1131篇
  2000年   1154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做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必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化学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化学实验以其合理的设计方案、验证性和探索性相结合的实验过程、直观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智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智育,首先要把握和理解智育。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使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都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感到需要。”  相似文献   
993.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面对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使他们逐渐尝到成功后的欢乐,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摆脱落后的困境。  相似文献   
994.
数学题千变万化,解决每个题的具体步骤不尽相同,但是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数学基本的思想是对数学事实和理论产生的本质认识,也是解数学题的大法.在解题过程中只有立足本质,不断反思提炼,才能驾轻舟于题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性的问题,从三个切入点解读:课堂趣味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师生良好的互动协作,以此做出解法。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通过变分法和临界点理论讨论了脉冲微分方程Neumann边值问题无穷多个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97.
玩面团     
姜樵 《孩子天地》2013,(8):22-23
滚碾,耙平,压扁,挤压观察你家房屋周围的景物,寻找你要用面团捏出的物体。你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效果和形状,如果你不喜欢它们了,你也可以把它碾成一团,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998.
与焦点有关的最值问题解法灵活,也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在解决与焦点有关的最值问题时,若能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进行求解就能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作为一个老师,赏识自己所有的学生,赏识的前提就是要爱自己所有的学生。高境界的师爱,需要换位思考,要有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要对学生爱得无微不至,爱得情不自禁,爱得真心实意。爱铸就现代教育,爱体现时代教育的价值追求,爱的传递和互动,能创造教学的激情、快乐,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00.
2012年全国高考数学(课标卷)第16题: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60项和为<sub><sub><sub>.本题精干简洁,将一个简单的递推式作为条件,求数列的前60项和.若没有(-1)n的存在,本题便会丢失不少趣味,正因为有了(-1)n,才引起我们关注该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的内部特征及彼此间的关联.本文拟从特值法解题入手,运用先猜后证的思路归纳总结并逐步提升,从而揭示这道高考题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