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代出版》2011,(5):F0002-F0002
陆费逵(1886年9月17日~1941年7月9日),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1908年秋,进入商务印书馆。1912年1月1日,陆费逵与商务同人沈知方、戴克敦等创立中华书局,提出“用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两个口号,与商务印书馆展开长期竞争。中华书局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推行新式教育,出版了《新学制教科书》《新编国民教育教科书》《中华新学制中学教科书》等,既满足了当时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为中华书局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出版界,也正是陆费逵先生创办中华书局一百周年。作为一度中华书局的从业人员,不免想起前辈创业维艰,谨表示诚挚的敬意。中华书局从1912年创办到1949年间,出版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典籍,法国卢梭,英国达尔文、亚当·斯密的著作,还有众口称誉的《辞海》、别出心裁的聚珍仿宋版《四部备要》和被誉为"康熙大百科全书"的影印《古今图书集成》等古籍。  相似文献   
33.
正中华书局是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  相似文献   
34.
<正>创刊于1909年的《教育杂志》是一份中国近代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专业教育刊物。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曲折发展的忠实记录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35.
陆费逵在经营中华书局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在危机面前及时采取有效的公关策略,使中华书局得以成为近代出版业的重镇。在应对"民六危机"的过程中,陆费逵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应对措施,并利用人格力量重塑公众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陆费逵的危机公关策略是中国公关业的历史财富,值得进行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36.
夏慧夷 《今传媒》2010,(11):29-31
陆费逵在经营中华书局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在危机面前及时采取有效的公关策略,使中华书局得以成为近代出版业的重镇。在应对"民六危机"的过程中,陆费逵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应对措施,并利用人格力量重塑公众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陆费逵的危机公关策略是中国公关业的历史财富,值得进行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37.
陆费逵之所以能把中华书局经营成近代出版的重镇,离不开他对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视。本文在综合分析陆费逵公关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探讨其政府公关、媒介公关、顾客公关和全员公关策略,以期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为企业公关活动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38.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时当风华之年的陆费逵毅然脱离商务印书馆,创立中华书局,勇立社会进步的潮头,开启了中华、商务等相互良性竞争的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一个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39.
正服从组织安排到出版社工作,屈指算来已有12个年头了。经受"书行天下,传承文明"出版人精神的洗礼,耳濡目染书香世界的精彩,出版的情结已经深深扎根我的内心深处,文化激情和出版理性像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一直伴随着我的出版生涯。我认为,文化激情造就事业,没有激情,梦想将只能是昙花一现,失去持久的支撑,更难以谈得上去创新;而理性则是夯实出版事业大厦的基础,没有足够理性经营出版工作,也只能是"文人式"的舞文弄墨,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40.
他的一生是不断进取和持续思考的典范;他不仅亲手创办教育杂志,还时常撰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他不仅积极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规律,还亲身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开办实业以促进教育思想的传播交流;他提出的普及国民教育的主张被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全面采用,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奏响了第一声礼炮;他就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卓越开拓者——陆费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